朱由校見所有海商猶豫不決,爆出猛料說:“兩月前,朝廷派遣南居益南下福建,選擇招降鄭芝龍為首的十八芝,連同大海盜許心素,依照錦衣衛彙報,十八芝內,半數以上海盜抵達山東,不日抵京,朕相信,雙方會達成友好的協議。”
許心素?
十八芝?
鄭芝龍?
內陸商賈或許不清楚對方身份和影響力,東南海商對許心素,鄭芝龍為首的十八芝如雷貫耳。
適才還擔心朝廷開海,遭遇海盜,或者朝廷訓練的遠洋水師,難以對付許心素,鄭芝龍為首的十八芝。
孰料,皇帝未雨綢繆,召見商賈前,早已計劃招降東南沿海的海盜。
倘若達成協議,朝廷甚至無需訓練遠洋水師,都讓許心素,鄭芝龍等對出海經商的商賈進行保駕護航。
倘若事成,他們心甘情願交稅。
不過,思量片刻,所有海商發現依然存在問題。
以前私下出海,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小部分海商賺的盆滿缽溢,現在朝廷計劃開海,設市舶司,等於說出海貿易合規合法,勢必有更多商賈海參與。
無形之中,海商利潤銳減。
不過,不等他們詢問,有商賈出列道:“陛下,海商開海,參與對外貿易,內陸商賈怎麼辦,現在朝廷禁止向草原出售糧食,朝廷全麵征稅,內陸商賈利益受損嚴重。”
朱由校聽到對方聲音,即清楚對方身份,晉商。
他沒有駁斥,溫和的說:“朝廷開海,興許全麵開海,東南商賈能出海,北方商賈同樣能出海,何況,朝廷對外開放,並非單純開海,西部同樣開放,內陸商賈可以沿著絲綢之路向西通商。”
“西北部落眾多,單憑食鹽,皮革,足以讓商賈賺的盆滿缽溢,何況,還有煤業,紡織等難道非要和建奴通商,選擇資敵嗎?”
聞言,那名商賈身體哆嗦,快速退回朝列。
朱由校瞪了眼對方,怒聲說:“朝廷選擇開放,重視商賈,不代表允許商賈裡通外國,今日,醜話說在前麵,大明商賈,誰敢資敵,格殺勿論。”
時下,草原,建奴同樣遭災,李枟,尹伸,李夢鯨,前往山東,山西,河北赴任或公辦,他私下都叮嚀過嚴查互市,隘口,要塞,海商貿易的商賈,決不允許糧食,鐵騎,紡紗流入建奴,草原和朝鮮。
目前,軍事上難以對抗建奴,經濟上總要削弱對方。
何況,他清楚晉商通敵,提前在各省商賈前說出資敵的處罰,以免將來收拾晉商時,引起各省商賈震動。
聞言,所有商賈齊齊行禮表態:“小人等遵命。”
見狀,朱由校端起茶杯輕吮,潤了潤乾澀的嗓子,和顏悅色說:“開放,重商,乃朝廷未來堅持不懈的國策,需考慮方方麵麵,保證朝廷利益,保證商賈利益,保證百姓利益。今日初步討論,尚未有定論。
近日,朕將聯合戶部,財政處官吏商議,集思廣益,爭取近在製定好國策,屆時,將在戶部下設商務局,再邀請諸位閉門商議,從商賈內選拔賢達入商務局任職,負責商賈事宜。總之,朝廷目的是壯大經濟,減輕百姓負擔,堅持依照法令行事,絕不做無端殺富濟貧的事兒,這點諸位大可放心。”
:改了前麵十章。
喜歡明末暴君:從收服錦衣衛開始從收服錦衣衛開始(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