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戰,我部共戰死九千多人,重傷三千多人,輕傷約萬人。”
“啊?”
“傷亡這麼大嗎?”
曹文詔失聲驚呼,難以置信望向洪承疇。
朝廷提前聯絡草原各部,他們在前線製定完美作戰計劃,關鍵成功實施,他知道打仗有傷亡,但傷亡是不是有點多?
各方精誠團結才殲滅察哈爾部四萬兵勇,焚燒對方糧草。
倘若彼此各自為戰,察哈爾部既能獨自攻陷歸化城,還能輕鬆打垮明軍。
這時,馬世龍,耿如杞,張鴻功紛紛垂首。
傷亡增大,和他們密不可分。
楊肇基亦是錯愕,他熟知戰況,清楚部署,理應不該出現這麼大傷亡。
關鍵依洪承疇彙報,若沒有歸化城守軍殺出,明軍獨自和察哈爾部野戰,最終勝敗難料。
當真驚險萬分。
呼。
洪承疇深呼口氣,如實彙報說:“都督,各位總兵,邊軍戰損奇多屬於預料之中。除歸化城之戰是數十年來首度大規模激戰,兵勇自然傷亡不少。另外下官親自走訪過軍營詢問兵勇戰況。
此戰戰損超出預料有兩點,一,察哈爾部連年征戰,縱使對建奴畏之如虎,但作戰經驗豐富,兵勇素質高過邊軍,戰力更強於邊軍,遇襲反應速度奇快,戰鬥意誌異常頑強。
二,邊軍自身頑疾眾多,即使朝廷剔除軍中部分中飽私囊的將官,又臨時整訓,但邊軍紀律差,戰力弱,缺乏戰鬥經驗,戰鬥中喜歡一哄而散搶人頭都是鐵打的事實。‘另外’騎兵騎射技術差,火槍兵,炮兵不熟悉對槍炮的操作,缺乏協同作戰的能力。
小規模戰鬥邊軍根據現有實力打的可圈可點,奈何軍中缺乏靈活變通,能穩住局勢的中上層將官,大規模作戰不懂變通,協同。”
聞言,諸將紛紛頷首。
馬世龍,耿如杞,張鴻功更親身體會。
明軍缺乏訓練,更缺乏作戰經驗,察哈爾部步騎戰力是強過明軍的。
歸化城之戰,察哈爾部兵勇最初遭遇襲擊,慌亂中進行頑固抵抗,這時候給明軍造成巨大傷亡。
即使明軍偷襲得手,初戰亦未能形成壓倒性優勢,直到卜失兔率領各部兵勇殺出城,數量上徹底碾壓察哈爾部,戰場形勢才一邊倒。
在他帶頭開始哄搶首級時,帳下兵勇放棄戰鬥,亦加入到斬首搶功的隊伍中,結果,讓陷入困獸之鬥的察哈爾部兵勇反殺不少,更趁機逃之夭夭。
楊肇基身為統帥,無論以前三鎮兵勇戰力幾何,現在他統領三鎮半數兵力作戰,兵勇戰鬥力弱,他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目光瞥了眼馬世龍,耿如杞,張鴻功,斬釘截鐵說:“此戰經過,本官將如實上奏給陛下,為諸位請功。”
喜歡明末暴君:從收服錦衣衛開始從收服錦衣衛開始(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