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江州。
諸葛亮瀏覽來自漢中的戰報,嘴角的笑容格外引人注目。
見狀,鄧芝好奇問道:“軍師,漢中戰事何如?可是大捷?”
諸葛亮將書信遞給鄧芝,笑道:“霍督從東巴道奔襲漢南,搶占漢山。夏侯淵督軍迎戰,被黃老將軍所殺,曹軍潰敗,逃至漢北。今米倉道已被疏通,興霸將軍率萬人入漢南,與大軍彙合。”
“曹軍推舉馬超為帥,後撤紮營,以退為進,阻霍督渡河。今我軍占據漢南險要,已解沔陽之圍。”
鄧芝閱讀書信,頓生敬佩之情,說道:“漢中之役,寇遏守險要,難以救援。不料霍督效長平舊事,發賨人之兵,越巴山之險,襲至漢南,斬敵將夏侯,蓋此之用兵,天下能匹及者寡。”
諸葛亮起身撫扇,回味霍峻的作戰前後布置,感慨說道:“孫子曰:‘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故善出奇者,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海。’霍督善動敵寇,奇正相融,致敵於己,兵勢如隼,一擊毀節,蓋得兵法之精髓。”
孫子兵法僅有十三篇,六千字,惜字如金。在戰術篇目中,孫子花費大量筆墨去談戰術,但若提煉孫子的核心觀點,八個字足以概括,即‘致人而不致於人’。
何謂‘致人而不致於人’?
無它,即掌握戰爭的主動權,將敵人調動起來,而不是被敵人調動。後世強調在運動戰中消滅敵人,便有此意。
誰掌握戰爭的主動權,誰獲勝的概率就大。
至於如何掌握戰爭的主動權則是個非常廣漢的話題,地形、軍士、統帥、後勤等一係列的主客觀因素,都會影響到戰爭的主動權歸屬。
霍峻穿越以來,或許是軍事天賦被點亮,對於捕捉戰機的能力格外的強,對戰爭的理解也格外的深。
軍事是門科學,通過勤奮學習可以達到普通水平,但要成為大軍統帥還需要天賦。
鄧芝放下書信,說道:“軍師,今夏侯淵被斬,漢中曹軍恐慌,沔陽之圍又解。如此說來,曹軍或許不日將撤!”
聞言,諸葛亮望著堂外的景色,惆悵地歎了口氣,說道:“夏侯淵戰死,就怕曹軍不撤,反而加派兵力啊!”
“加派兵力?”鄧芝略有驚訝,說道:“軍師可是言曹操會親率大軍入漢中?”
“今之形勢利於敵,而不利於我。”
諸葛亮輕撫羽扇,說道:“我軍越長江而戰,伐蜀之糧輜,走數千裡糧道入蜀,轉運至益州,雖得水運之利,但逆水行舟,折損不少,糧輜耗費不計其數。”
“劉璋困守蜀地,我軍兵力二分,隔有千裡,不便調度。以漢中之兵獨禦中原之兵,此乃兵家之大忌也。”
說著,諸葛亮麵露憂慮,說道:“曹操素善用兵,以今下之形勢,又聞夏侯淵被斬,必會親率軍士南征漢中。”
“若按軍師之言,曹操親征漢中,今當益兵漢中,以便霍督統兵禦敵!”鄧芝建議說道。
諸葛亮眉頭微皺,說道:“今若欲兵漢中,兵從何來?糧草又從何出?”
“漢中居崇山之中,十石之糧轉運漢中,恐剩一石。且大軍糧草,需發百姓徭役。然巴地初下,能為霍督運糧,已是不易。何況益兵漢中,大發民役?”
益兵漢中,諸葛亮豈能不知?
核心在於巴地已無兵馬可調,而且調兵增援漢中,也需要民夫運糧。像漢中這種山地地形,一兵配三民可不過分。
曆史上劉備打下巴蜀,休息三年,方才北伐漢中。但曆時半年的漢中之戰,最終打得蜀漢男子當戰,女子當運,硬生生從曹操手上拿下漢中。
今之位麵,蜀地未下,巴地初附。若非長江聯通益、荊、揚三州,水運便利,單靠巴地供給霍峻、關羽二軍作戰,後勤早崩了。
當下即便有兵有糧,也缺少民夫為大軍運糧,若強行大規模征調巴地百姓,必然引起規模性叛亂。
在漢中那個地方打仗,真就是互相折磨,後勤難度拉滿,誰打誰痛苦。
“這~”
聽諸葛亮這麼一說,鄧芝也犯了難。
諸葛亮於堂中踱步,說道:“形勢雖不利我軍,但我軍亦非毫無辦法!”
“請軍師示下!”鄧芝說道。
諸葛亮輕撫羽扇,笑道:“張魯現居江州,有勞伯苗代亮請之。”
鄧芝眼睛微亮,似乎明白了什麼,拱手笑道:“軍師英明!”
“善!”
諸葛亮望著窗外的山景,持扇而思,心中在醞釀著如何協調好西、北二方的戰事。
西麵戰事,即關、張、趙三軍取蜀。關羽拿下了廣漢郡,將白水、葭萌二關也收入囊中,今兵馬已過綿竹,不日將與張飛彙合。
趙雲降服江陽太守程畿,又克犍為,兵進成都。李嚴已在南安上任犍為太守。張飛破沱江三峽,因兵少之故,留屯新都,等候關羽的兵馬。
三軍彙合成都,劉璋收縮兵力;霍峻據漢南,曹操征漢中……
然不知過了多久,侍從通報,說道:“軍師,鎮西將軍已至堂外。”
“隨我出迎!”
諸葛亮收斂心神,整理衣服,帶著左右出迎張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