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漢紀·昭武帝紀》:建安十九年秋,中祖補詔:“收田租畝八升,可用麥抵。五升麥抵四升稻,十升麥抵八升稻。”
宿麥想在南方推廣,除了政策的引導,還要從思想上解放百姓。
如對於小麥有毒論,劉備還特意讓王粲持筆,解釋小麥無毒。表示小麥之毒,多是儲存不善引起,而非小麥本身引起。
《論麥毒》布露各州郡,儘量讓南方基層百姓能夠清晰認識小麥,而非妖魔化宿麥。
且說宿麥有毒論,傳播之廣,時間線之長,能離譜到什麼地步?
唐代名醫孫思邈,言多食麵餅,容易引發外邪入體,從而導致頭發脫落,小腹發脹,需服用花椒、蘿卜才能解毒。(注1)
元代名醫賈銘,更誇張表示吃麵中毒後,不僅掉頭發,連眉毛也跟著一起掉。
除以上這些人,還有北宋醫學家董汲、北宋科學家沈括、明代學者高濂也都相信小麥有微毒。
明代醫學大家李時珍,也是認為小麥有毒,然李時珍比孫思邈好些,認為北麥無毒,南麥有毒。
何以解毒?
或言食用麵湯,或言食用花椒,或食麥麩,可解麥毒。
在霍峻眼中,麥毒之說的盛行,除了南方潮濕,不便儲存,容易滋生細菌等因素外。倒不如說是以粒食為主的華夏文明對粉食的不習慣,以及文明的自我優越性。
粒食,北人食粟,南人食稻。這是華夏文明誕生以來難以磨滅的印跡。粉食這種異端飲食,讓習慣粒食的漢人難以適應。
較後世人皆能食雪白的大米飯,然缺乏先進技術的古人多是連殼帶米一起蒸煮。小麥若用蒸煮,口感極其差勁,如此自然不被先民所看重。
以至於南宋末年黃震曾言,‘厭賤麥飯,以為粗糲……聞有碎米尚付豬狗,況麥飯乎?’
為何如此?
多因南人能食稻米,其產量比粟高,即便不能食稻米,也能食用魚蝦、野蔬之物。
為何北人不嫌棄?
因曆代之降,北方多災,南方少災。如明末的小冰河時期,北方大片饑荒,農民起義不斷;南方雖也有災荒,但多是小麵積。
自然災害之下,石磨的出現,北人不得不開始食用小麥,革新主糧。從北粟南稻的飲食格局,才漸漸演變成後世熟悉的北麥南稻飲食格局。
當然至於宿麥是否有毒性,今時已不在南人百姓的考慮當中。種宿麥有利可圖,能抵稻米田租,為來年留足稻米口糧即可。反正秋冬閒來無事,多費勁種點宿麥不就好了。
基層百姓接受信息晚,自有消息通道的中下士族在今歲便嘗試種植宿麥,以為來年繳納賦稅之用。中上士族即便看不上蠅頭小利,出於節省稻米的考慮,也會種植宿麥。
武陵郡,零陽。
官舍內,亭長冉省坐在席上,向亭下的七八名裡正宣布,說道:“大王詔令,從今歲時起宿麥可代稻米繳納田租。五升麥,可代繳四升稻。此大王之恩賜,諸老當回鄉間告知百姓,大膽種植宿麥!”
“種宿麥?”
裡正們交頭接耳,議論紛紛,探討這個政策。
“好事啊!”
須發半白的裡正冉興,笑道:“縣官上任,下令力行宿麥,老夫規勸百姓,百姓多應付了事。或言不知宿麥,或言宿麥有毒,或是言無麥種。今大王此詔下達,不消老夫規勸,怕是這些人紛紛思種宿麥。”
“亭長,大王收宿麥為田租,不知能是持續多久,就怕今歲種,明歲撤銷此令?”蔣杞憂慮說道:“若是反複,就怕種了宿麥,無人願收。”
冉省捋著胡須,說道:“縣官言,郡中已在興建倉庫,專為儲存宿麥所用。且中樞下令,各郡於水流湍急處,修建水坊石磨,以用於研磨宿麥。料此動作,大王應有長久收麥之念。”
興建儲存倉庫、水坊石磨本不該讓普通的亭長知道,但是為了增強基層吏員與百姓的信心,故而太守蔣琬將係統工程告訴治下縣長,也讓他們傳達下去,增加政府的公信力。
“石磨為何物?”蔣杞好奇問道:“宿麥為何需要石磨研磨?且何物能以水為力,驅使研磨宿麥。”
冉省搖了搖頭,說道:“石磨之物,某隻聽過,卻不曾見過實物。聽縣官言,宿麥有了石磨能製成麵餅,北人常以此為食。”
拍了拍手,冉省說道:“不管石磨是為何物?諸老回去告訴鄉人,可用宿麥抵田租。至於如何耕作宿麥,縣官則會派人教授。”
“諾!”
裡正們紛紛起身,出官舍的路上,眾人私下交談。
“興老頭,你家準備種宿麥不?”蔣杞壓著嗓子,問道。
冉興抓著胡須,說道:“宿麥今時可種,然我無麥種,要種也隻能等上一年,明年整田種宿麥,後年用來繳納田租。”
說著,冉興打量蔣杞,見其神色歡喜,問道:“你有麥種?”
蔣杞嘿嘿一笑,說道:“馬縣官在時勸耕宿麥,某怕縣官核查,於薄田種了一畝,平時雖少有打理,但也產了些麥子。今繳納賦稅,怕是不夠,但留作麥種耕作,應是足矣!”
冉興笑了笑,說道:“虧你機靈,難怪伱詢問石磨之事。今能勻留我多少麥種?”
向官舍擠眉弄眼下,蔣杞笑道:“昨日冉亭長已找我拿了些麥種,手上怕是麥種不夠。若是要勻你麥種,可勻一升三合。如此數目,至少可夠你種上兩三畝地了。”
政策的傳播總是從上至下,第一批享受政策福利之人,大多非是平頭百姓,而是劉備帳下的官吏。他們得知政令,通知家人,提前籌備麥種,用於今歲耕作,明歲豐後上繳官府。
當百姓想要得到麥種,大多要等到明年秋冬,才能在田間種植宿麥。
當然這也是諸葛亮、霍峻等南漢高層樂於見到的現象,這些在地方任職的官吏,往往多是地方上有威望有權勢之人。
他們帶頭種植宿麥,不消多時,地方百姓多會跟風種植宿麥,且也有利於傳播宿麥種植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