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見過琅琊王!”
“熙見過軍師。”
劉熙說道:“軍師之名望,海內儘知。熙於中原多有耳聞,今日得見軍師風采,果是不凡。”
“謝琅琊王盛讚!”
在劉備的介紹下,雙方互相認識。之後劉備讓侍從上菜,在酒水的作用下,雙方也都漸漸放開。
言到興儘,劉備目光落到劉禪身上,再次問道:“寄奴,為父至長安,與興漢熟難?”
劉禪眨著眼睛,稚氣說道:“當是至長安難!”
“嗯?”
劉備略有驚訝,問道:“昨日言興漢難,今何以言至長安難!”
劉禪利索地從席上爬起,用他那小短手向劉備拱手行禮,說道:“啟稟父王,今漢室已興,但父王未至長安!”
“咦!”
劉備麵露驚訝之色,說道:“寄奴何出此言?”
劉禪揚聲說道:“父王立基於武漢,今王侯來投,可見漢室已興於父王也!”
“漢室已興?”
眾人對視幾眼,對於劉禪的聰穎頗是讚歎。
霍峻舉起酒樽,笑道:“大王恩播四海,引宗王投效,可見曹賊之暴虐,已失人心。”
劉熙十分上道,恭賀說道:“王兄仁德之名,盛於中原。今漢室傾頹,天子為傀儡,漢室不在北而在南!”
劉備假意訓斥,說道:“王弟不可妄言,今天子尚在!”
“諾!”
“嗬嗬!”
繼而,劉備看向劉禪,大笑幾聲,滿意說道:“孤興漢室於吳楚,然興平天下之責,當於此子身上!”
“公子聰明仁愛,今當恭賀大王。”諸葛亮說道。
較諸臣待劉禪的態度,諸葛亮因撫養過劉禪一段時間,對劉禪更多偏愛。故對王太子的人選上,諸葛亮多是支持劉禪。
劉備捋著胡須,說道:“漢運艱難,賊臣篡盜,孤既領王爵,然無太子。今公子禪聰慧,孤欲封其為王太子,以承宗廟,繼大統之位。不知諸卿以為如何?”
諸葛亮趨步出列,說道:“公子為長且慧,可繼大王之位。”
“臣無異議!”霍峻說道。
“臣無異議!”眾人應和道。
堂中眾人恭聲應和,但卻有一人神情落寞。此人不是他人,正是劉備早年收養的義子劉封。
蓋或是早有預料,劉封低頭微歎。武無建樹,又非劉備親生,他太尷尬了。
“善!”
劉備微微頷首,說道:“孔明擇選良辰,奏表寄奴為王太子。”
“諾!”
隨著劉禪被確立為王太子,這場小宴也隨之宣告結束。
眾臣告辭而走,唯諸葛亮、霍峻被劉備留下,言談要事。
側堂內,三人落席而坐,案幾上焚有檀香,品茗茶水。
諸葛亮為劉、霍二人倒茶,說道:“琅琊王投靠大王,今不知大王何以待之?”
劉備捋著稀少的胡須,說道:“劉熙為光武皇帝之後,其脈久鎮琅琊國,因曹操殘害,不得已南投。孤欲以侯禮待之,令其留居武漢。”
諸葛亮沉吟少許,說道:“以侯禮待之,或許可行。然以亮之見,食邑則不可以侯爵授之。南方雖廣,但百姓不豐,若寬待舊漢宗親,恐諸將多有不滿,且府庫錢財有限。”
“孔明所言,此孤之所憂也!”
劉備輕抿茶水,說道:“既然如此,可從孔明之意。孤明日下詔,令文武尊以虛禮,留他與武漢居住,衣食勿缺。及具體之事,則由孔明把握。”
“大王英明!”諸葛亮讚道。
諸葛亮不是擔心養不起劉熙,而是擔心養不起那些東漢宗親。若人人效仿劉熙,劉備正常接納,且以厚禮待之。那時候也彆養兵了,光養漢室宗親的食邑就能拖垮南方了。
當下劉備對於吉祥物的需求可不像之前那麼大,有了劉溥、劉璋、孫紹、張魯四人,普通侯爵連上桌吃飯的資格都沒有。而劉備優待劉熙,多是看重他正統琅琊王的身份。且這個琅琊王還是曹操所封,打臉意味更重。
霍峻放下手中青瓷茶盞,笑道:“大王招峻與孔明入見,可是欲言北伐之事?”
“哦?”
劉備微微挑眉,好奇問道:“仲邈何以知之?”
霍峻摸著小胡子,說道:“大王難離中樞,今封公子禪為太子,應是為北伐而備。且孔明南平五溪、山越二蠻,蠻夷歸附,已無內憂,當可北伐。”
“哈哈!”
見霍峻推算出自己心思,劉備也不遮掩,說道:“今南方六州已定,政令通暢。稻麥輪耕二年,初有建效。糧草盈倉,軍士思戰,孤以為明歲當尋機北伐!”
諸葛亮輕撫羽扇,說道:“南方不如北方人口豐盛,若長久不伐,待敵休養生息,此將大不利我軍。今南方兵甲已盛,將校勇銳,舉兵北伐,勢在必行。”
“善!”
劉備喜上眉梢,說道:“北伐之事,非同小可。如孔明之言,兵分三路,今孤欲收伯言、雲長、子敬之見,合眾賢士之議,製北伐方略,望二君相助。”
“峻當竭力襄助大王北伐!”霍峻道。
“亮願效犬馬之勞!”諸葛亮道。
1《後漢書·光武十王列傳》:在位十一年,坐謀欲過江,被誅,國除。
p:今晚請假,暫就一更。
(本章完)
b\/b(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