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可命陸都督順漢水而下,過上庸、西城,鉗製南鄉、南陽等地兵馬;讓文江夏率兵向新野,出隨縣,阻汝南之兵;魯都督從合肥出兵,攻壽春,牽製淮北之眾。”
“曹操率大軍南下,大王舉吳楚之眾,以舟舸禦之,攻克襄樊,則樊城無用。時大王進吞襄樊,出兵緩緩蠶食南陽,複荊北舊土。”
龐統舉止飛揚,透露出超乎常人的自信,說道:“荊北舊土可複,時中原可兵入關中,西可與巴蜀之兵取關中;向東可與江淮之眾呼應,席卷河南,攻占青徐。彼時大王集天下之兵,渡大河,可一舉滅魏爾!”
不得不說龐統從江陵北伐的戰略出眾,拿下襄樊完成南方防禦體係中的最後一塊版圖。繼而以襄樊為據點,集吳楚之力拿下南陽,則可伺機北伐中原。
南陽盆地位於天下之中,人送旋轉門。北至洛陽,東達中原,南接荊楚,西通關中。
曆史上走龐統這條北伐路線的人不少,如桓溫北伐,出襄樊,入武關,兵取關中;或翻越伏牛山,兵取洛陽。
除桓溫外,嶽飛以襄樊為據點,向中原北伐,曆經十年之功,打到開封,逼得完顏宗弼放棄河南,欲退守河北。然趙構責令嶽飛退兵,最終嶽飛不得已放棄北伐。
“從江陵北伐嗎?”
得聞龐統的豪言壯語,讓劉備頗是心動。
“不然!”
諸葛亮搖頭拒絕,說道:“襄樊處於天下中樞,逆漢水而上雖近,但於曹操而言,亦是不遠。關中之兵過武關,可至南陽。河北之兵,下洛陽,可達南陽。”
“大王與曹操決戰襄樊,勢必聚天下兵馬。待曹操兵至,漢中之兵需退,江夏之兵難敵,大王江漢之兵獨禦曹操。漢水非天塹,渡橋可過。”
“這~”
龐統見是諸葛亮否決,不由著急起來,說道:“孔明,你曾向大王獻江上對,言讓大王兵出葉、宛,今怎否決北伐襄陽之意?”
諸葛亮輕撫羽扇,冷靜說道:“昔言江上對,意在主公全據襄樊之後,兵出葉宛,從西北發力,爭奪關中。然今形勢變化,難從昔日之言。”
龐統不能理解,加重聲音,說道:“既襄樊未下,今時先奪襄樊,再行江上對之策,未曾不可。”
諸葛亮撫扇而動,說道:“曹仁非無謀膽怯之將,自守襄樊以來,擴建城池,積蓄糧草,大治甲兵。今兵馬有三、四萬之盛,今主公舉十萬之眾圍之,曹操舉十餘萬之眾援之,將何以退敵取城?”
龐統略有不悅,問道:“敢問孔明有何高見?”
諸葛亮抬頭看向劉備,說道:“啟稟大王,西北初附,大王出襄樊為佯軍,吸引曹操主力;命大將舉重兵,嘗取西北,或有可趁之機。”
“孔明之語,恕統不能苟同。”
龐統直腰反駁,說道:“西北路途上千裡,舉重兵北伐,敵寇安能無備?攻隴右,得關中支援;攻關中,河東、隴右馳援。山道險峻,縱有充裕之糧,但倉促行軍之下,大軍久戰難勝,多有糧匱之威。”
“謀取西北,非一時之功。需委大將深治漢中數年,西連羌、胡,緩緩蠶食。得有良機,出兵則能取利。”諸葛亮說道:“得有西北,襄樊不戰可下。”
得聞諸葛亮的言論,劉備眉頭大皺。
委大將經略巴蜀,那豈不是總統益州大軍。他切割益州為益、梁二州,便是為了防止有人割據巴蜀。而且他作為君主打輔助,讓大將建功,將有違他的初衷。
“孔明,北伐襄樊若能勝,則中原在握。緩圖關隴,短則數年,長則十年,否則難以建功。”龐統說道。
見劉備默不作聲,諸葛亮便知其心中所思。經略巴蜀時間太長,不僅劉備等不起,而且容易形成割據勢力。
諸葛亮心中微歎,說道:“若不能經略巴蜀,此戰從江淮北伐,或是可行。”
“如何出兵?”劉備開口請教問道。
諸葛亮沉吟少許,說道:“江淮者,諸水彙集。大王從邗溝而入淮水,集吳楚之力,圍攻壽春。若壽春可下,河南腹地儘數暴望,大王西取汝南,東至下邳。”
“時中原震蕩,襄樊驚恐,兵出汝南絕道,上將北取襄樊,南陽輕易可下。不僅於此,舟師入泗水,可取青徐。如此用兵,則可威震天下。”
(本章完)
b\/b(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