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關羽與曹真、司馬懿對峙於新野。
魏左將軍張合欲渡漢水,至漢南,解襄陽之圍。然漢將龐德奉呂蒙之命,進屯穀城,欲阻張合於漢北。
張合所部兵眾,欺龐德兵寡,命楊秋虛張聲勢,佯裝成主力大軍,從穀城下遊渡漢水。
龐德被張合所迷惑,率部至下遊阻擊楊秋。然張合卻率主力從穀城上遊渡河,趁穀城空虛無備,發兵直取。
龐德聞之,驚恐不已,急忙派人向呂蒙發信求援,並率所部三千步騎後撤至黃阪下營,欲據險而守,阻擊張合救援襄陽城的腳步。
樊城外,漢軍大營。
大帳內,呂蒙瀏覽著龐德書信,低頭微歎了口氣。
他本欲借龐德勇烈,將精銳步騎,暫阻張合於漢北。然可惜龐德兵少,麵對水位下降後的漢水防線,難以處處顧及。
在擔憂之下,龐德被張合的虛張聲勢之策所惑,率軍駐防下遊,不料張合從上遊渡河,直接拿下空虛的穀城。
今穀城被奪,張合率軍渡過漢水,其部距襄陽僅剩百餘裡的距離。以腳程推算,正常行軍三四日,急行軍一日,張合便可抵達襄樊城下。而襄陽城外僅有漢軍的數千兵馬,屯於峴山險要上,監視襄陽守軍。
今黃阪不能有失,一旦黃阪被張合突破,讓他殺到襄陽城下。屆時南漢發動一年多的襄樊之戰,恐會以失敗告終。而此戰若是失敗,今後南漢再想要拿下襄樊,其難度又會再上一層。
費禕蹙眉而思,說道:“襄樊二城持久不降,其固守之心甚堅,大軍不敢撤圍,唯有阻敵於襄樊之外。”
相較早期圍困樊城是要事,當下北魏調集中兵反撲,欲攻破外圍防線,解襄樊之圍,當是以阻敵為要事。故而一旦阻擊不住張合,讓北魏軍士衝到襄樊城下,形勢將會驟變。
呂蒙踱步微歎,說道:“襄樊難以促下,而敵軍之勢甚急。眼下形勢之重,不在襄樊,而在黃阪與新野。張合非是凡將,將兵多智。今黃阪若失守,及張合至襄陽,則形勢非我國所能掌控。”
感受到眾人熱切的目光,呂蒙負手背腰踱步於帳中,說道:“張合用兵機變,善料戰勢地形,是為賊之名將,非龐將軍所能禦。如我昔時之語,我欲領兵西進,專禦張合。”
或是知道襄樊戰況不容樂觀,士仁、費禕等文武神情皆有憂慮之色。
所幸穀城到襄陽,非是無險可守,其百餘裡道路上,多是山嶺丘陵,龐德所退守的黃阪便是其中的險要之所。
費禕說話間,他與眾人不由看向呂蒙。在關羽北上新野後,呂蒙已是襄樊大軍的主帥,負責圍困襄樊。今西部防線出現紕漏,他必須想辦法解決。
呂蒙作為僅次於關羽的大將,他必須判斷出今下形勢,何處為重中之重。
聞言,費禕眉頭愈發緊皺起來,說道:“君侯坐鎮新野,將軍若引兵西進,襄樊大軍何人可主?以禕之見,襄樊不下,戰事不休。今將軍不如委派偏將益兵西進。由將軍坐鎮中軍,力破襄樊二城。”
“不然!”
“故以當下形勢觀之,襄樊不可不圍,張合不可不阻。今兵力有限,君侯在北,當如何是好?”
“初時徐晃、曹真來勢洶洶,先破我軍於宛城,繼而南至新野,君侯率軍親阻,局勢難言有利;今下張合、楊秋下穀城,南渡漢水,率軍逼近襄陽。若不阻之,張合必解襄陽之圍,則我軍前功儘棄爾!”
“將軍西進,何人坐鎮襄樊?”
今外圍防線重要,呂蒙為確保萬無一失,他必須率軍西移,親自阻擊張合,而非蹲守樊城,硬啃城池。
“將軍既往黃阪,那襄樊大軍交由何人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