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陸遜欲背刺馬超的計劃,暫不在霍峻規劃中。不是說霍峻將國層麵的盟約看得那麼重,而是霍峻在構思一統天下的計劃中,需要用到馬超。
在霍峻初步的計劃中,滅魏主力軍在關東,西土兵馬進攻關中,為北伐大軍牽製關中兵馬。引誘馬超向河西用兵,為西土兵馬分擔壓力。之後巴蜀如能打下關中,可以觀形勢向東用兵,或是西滅馬超。
大漢捏著馬超手中糧道,一旦馬超有脫離控製的風險,掐斷糧草補給便可。甚至不說薑冏、薑維父子在內,隨時向大漢提供馬超的動向。
故而馬超盤踞隴右,看似兵強馬壯,實際多依賴隴右漢羌豪強、豪帥,成不了多大氣候。當下之要務,滅馬超不急,著急的是滅魏。
今陸遜想向馬超下手,率先吃下隴右。如果能一鼓作氣吃下還好,如果吃不下馬超,反而會讓關西局勢陷入糜爛。
當然了如果陸遜有滅馬超的方案,且順利把隴右占下。那麼問題來了,漢需要為隴右投入大量資源,向隴人提供政治資源,支出安撫隴右的錢糧,以及駐守隴右的兵馬。
繼而,大軍北伐中原,初下的隴右為了呼應關東戰事,必然要負擔來自河西與關中的雙重壓力。
至於霍峻與陸遜為何有不同之見解,主要是二人的出發點不同。陸遜作為國中大將,他需要的建功立業。霍峻作為大漢北伐的發起者,他需要著眼全局,而非簡單的局部戰場。
為何許多人不認可孫權背刺關羽,不單是為蜀漢而憐惜,亦有孫權選擇錯誤的戰略,他錯失了向江淮擴張的最好機會。
實際上在湘水之盟後,蜀漢在荊州的兵力已無法威脅到東吳,關羽所在江陵單純為東吳抗揍。甚至關羽因北部的魏兵,還要擔心東吳揍他。
在關羽難以對東吳造成威脅時,孫權卻窺視兩個半郡的疆域,選擇答應曹操的建議,偷襲江陵。
毫不誇張地說,孫權即便錯過那次機會,因蜀漢重心問題,孫權下次照樣有機會吃江陵。故而從霍峻的視角來看,東吳取江陵,戰術上無疑是成功的;但在戰略上,東吳卻是失敗的。
甚至從後續的發展態勢來看,呂蒙錯估了形勢,他不僅無法為東吳拿下白帝,甚至也無法吃下襄陽。因得罪兩國,險些將東吳陷於死地當中。若不是曹丕聽信孫權的鬼話,恐東吳早就亡了。
當然了,漢涼魏三國形勢與之前三國形勢又有些不同。馬超的作用僅是為大漢牽製關西兵馬,如果陸遜亦能為大漢牽製關西兵馬,或許也不是不能同意陸遜背刺馬超。
以上策略的不同,會影響到許多方麵,作為軍事負責人的霍峻,無法草率決定,唯有含糊敷衍陸遜先。
舟舸走得很快,從壽春至武漢,水路雖有一二千裡,但時間卻花不了多久。
將至十一月,霍軍率諸將抵達武漢渡口。劉禪率諸葛亮、王粲、張飛等眾文武出城,親自迎接班師將士。
霍峻率黃、陸、蔣諸將下船,得知劉禪出城親迎,稍微驅車代步走了幾裡。
見到前方旌旗飄揚,鼓樂齊鳴,霍峻方與眾人下車,微正了下衣冠,而後步行上前。
“陛下出迎,臣多惶恐。今大軍得勝,臣峻率諸將士拜見陛下!”霍峻領著眾人施禮,說道。
劉禪趨步而迎,臉上布滿笑容,說道:“仲父既受公爵,又披甲在身,無需多禮!”
“不敢!”
霍峻態度謙遜,說道:“此番出征,臣不負陛下昔日之托,大敗魏軍,斬曹休、賈逵,降諸將;破壽春城,克淮上二郡,誅徐晃。二役齊發,斬首近萬,俘虜五六萬之眾,得民十餘萬。”
自受封縣公起,霍峻為免得有人抨擊他,依舊保持過往的作風,不敢驕縱行事。
“仲父辛苦了!”
劉禪緊握著霍峻的手,謂左右文武,動容說道:“昔朕欲賜縣公與大司馬,或有人曰不可,恐違舊製。然以大司馬所立之戰功,非縣公不足以褒。昔子牙輔武王而平商,仲父當為漢之子牙矣!”
“陛下謬讚!”
霍峻配合劉禪,行禮說道:“先帝不以臣不才,托臣以大事。今國有危難,峻自為陛下效力,為國分憂解難。子牙為古之聖賢,峻略有小功,不敢受譽。”
“仲父客氣了!”
劉禪關心說道:“戰場刀劍無眼,仲父當多多小心。”
“謝陛下!”
劉禪憑空虛扶眾將,說道:“諸君隨大司馬出征破敵,多有辛勞。”
“奉從君令爾!”
“願為陛下竭忠效力!”
因劉禪初繼位,不少將領不認得劉禪。但今時諸將見劉禪禮待霍峻,毫無高傲在上之貌,不由心生好感,紛紛向劉禪行尊禮。
劉禪滿意地點了點頭,不由看向諸葛亮。
在得到諸葛亮示意後,劉禪笑嗬嗬,說道:“諸位將軍出征破敵,建有殊功,不可不封。侍郎費禕何在?”
“臣在!”
“宣讀策書!”“諾!””
費禕攤開策書,宣讀說道:“建興元年,十一月寅醜,曹操篡位,子丕後繼。……江淮,漢之根本,上臨中原,下遮吳楚。丕興兵雄兵進犯……今計諸將之功,特冊拜之。江陵公峻,為漢武功第一者,如蕭、鄧之故事。……”
霍峻率諸將行禮聽封時,得知自己如蕭、鄧之故事,心中不由一驚。受封縣公,本身就已是人臣之盛。但又予自己劍履上殿,入朝不趨,讓霍峻已是不知該怎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