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觀搖了搖頭,說道:“糧能否運抵淮北,不因京城在江東,而是因良吏督辦糧輜儘力,將江左之糧、裘以舟運至淮北。今設陪都足以全名義,何須讓兵吏儘數東遷?”
“非也!”
李嚴欲繼續辯駁時,卻被霍峻打斷話題。
霍峻示意眾人停下議論,說道:“遷都之事暫議,容孤深思其中利弊。”
頓了頓,霍峻說道:“即日起,諸君竭力備糧,以為日後北伐中原之用。”
“諾!”
能讓眾人支持全力北伐亦是不易,當下霍峻不想采用過激手段,或是說引起大的糾紛。唯有先擱置爭議,而觀事態進展再考慮是否遷都秣陵。
畢竟霍峻沒讓江左人參加會議,便是擔心會激化糾紛,讓吳楚官吏為之爭論不休。
“善!”
待眾人陸續退下,霍峻看向諸葛亮,問道:“孔明為相,不知以為承明意下如何?”
諸葛亮撫扇而吟,說道:“觀諸卿言語,非不願暫遷秣陵,而實因恐北伐不成,日後將長居秣陵,故餘者欲以秣陵為陪都。”
說著,諸葛亮苦笑了聲,說道:“亮亦有這般擔憂,如若北伐不成,遷都秣陵。日後西土如有變故,今後欲安恐是不易!”
以秣陵為首都,雖能更好地控製江淮、江左,但卻會造成巴蜀的疏離。曆代南北對峙中,巴蜀大部分是率先被突破的地區。
“孔明欲以秣陵為陪都?”霍峻反問道。
“潘君之語或有幾分道理!”
諸葛亮喝了口涼透的茶,說道:“今楚人多有不願東遷,亮以為可設秣陵為陪都,複加行台,而後遣上卿治之,為公督運糧草。且陛下可率左右東巡,以威江左諸豪。”
“不知公之意?”
霍峻微皺眉頭,說道:“不如下詔先改秣陵為金陵,揀選上卿先至金陵。令其廣檢民間舟舸,而後大造浮海大舟,以備日後北伐運糧。”
秣陵之名來源於秦始皇所改,昔秦始皇東巡,得聞金陵有天子氣,為消除金陵的王氣,將金陵改為秣陵。
秣陵者,即草料場。今不論是否遷都秣陵,其名已不符合陪都或首都的地位,先改城名,而後觀眾人的反應。
“善!”
諸葛亮微微頷首,說道:“不論遷都秣陵與否,當下必須為日後北伐而備。若耽擱時辰,恐會貽誤軍機。”
說著,諸葛亮問道:“大司馬廣造海船,莫非欲浮海運糧以濟北伐大軍?”
“然也!”
霍峻微微頷首,說道:“秋冬之時,淮泗之水難通,糧草、冬裘難以供給。故彆遣海船運糧至鬱洲島,如能以鬱洲島為糧寨,或可維係大軍用度。”
冬天時淮水會結冰,舟舸基本是用不了,為了防止糧草不足,霍峻必須想辦法解決。在多方麵考慮之下,霍峻打算多造大船,通過海運將糧草送至鬱洲島。
鬱洲島北臨琅琊,西近下邳。過冬的糧草、衣物送到鬱洲,霍峻大軍就能在彭宋紮下根基。熬過冬天,淮泗舟舸可用,大軍就能繼續向北作戰。
當然了相比淮北作戰的困難,諸葛亮背靠漢水,幾乎不用為糧草而發愁。即便諸葛亮率兵挺過宛城,潁川為河南精華之所在,諸葛亮足以就食於敵。
了解霍峻大概的計劃,諸葛亮說道:“大司馬走泗水而用兵,看能否先取青徐,就食於地,兼得海運糧輜。兵糧充沛,更待春夏用兵,時揮兵向西,與亮呼應!”
“孔明之語有理,且看日後謀劃!”
霍峻踱著步,微歎說道:“接下來,容孤深思是否遷都金陵。”
(本章完)(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