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也!”
諸葛亮撫扇踱步,說道“將軍能明今下之勢,魏人如何不知?”
“如亮所料不差,魏人當會舍洛陽而北遷,司馬懿、滿寵二部或許不日將撤,舍潁川、汝南或北逃鄴城,或撤守洛陽。”
諸葛亮料得魏人所思,自信說道“彼時潁川、汝南二郡輕易可下,今又何須為之著急?”
文聘若有所思,說道“如按丞相所言,司馬懿棄守潁川郡,那不知我軍是否隨時備戰,防止司馬懿撤軍?”
“不必追擊!”
諸葛亮考慮良久,說道“魏人奔走河北,外當拒敵,內供服禦,用度鋪張,皆從民中所取。百姓生怨,引其速叛,則內亡其國。如今深追,困獸猶鬥,於軍不利。”
“其次,如若率兵追擊,敵軍合力迎戰,勝負難料。河北遼闊千裡,大河不足為天險,放走賊兵渡河,反分其力。兵分多路北伐,賊兵處處難守,則賊國必亡矣!”
是否追擊司馬懿這個問題,讓諸葛亮考慮許久。
從當前戰機來看,如能擊敗司馬懿,將能進一步打擊曹魏兵力,讓曹魏上下日益惶恐,有利於日後北渡黃河。
若從戰略上來看,放司馬懿率兵北歸,會加劇河北百姓供給曹魏的負擔,從而引起河北百姓的反叛。河北人心不支持曹魏,那麼對於大漢日後統治河北非常有利。
至於放走的那點兵力是否會加大大漢統一的難度,從兵力角度上來看,或許有些許難度。
但若從大勢而言,借令狐浚歸降言語,今不論智愚皆知曹魏將亡。故除非曹魏能多爆十萬兵,否則影響不了大漢統一。
二者間利弊皆有,但經諸葛亮深思,從長遠的角度來看,不如放司馬懿撤退,專心解決潁川、汝南二郡的殘餘魏軍,為日後北伐河北,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文聘拱手而歎,說道“今聞丞相之語,當開聘之頓悟。丞相深謀遠慮,非在下所能窺探。”
諸葛亮停下腳步,笑道“話說如此,但我軍亦要有所動作!”
“請丞相吩咐!”眾人說道。
諸葛亮以扇指圖,說道“為助伯言下關中,由文將軍率萬人南下,經武關,北趨商洛七百裡,直奔長安。”
“末將領命!”文聘說道。
“司馬懿如若撤軍,傳令與趙老將軍從魯陽北上,收複洛陽外圍諸縣。”諸葛亮說道。
“諾!”
“馬謖聽令!”
“末將在!”馬謖昂首出列,答道。
諸葛亮露出笑容,吩咐說道“幼常為先鋒,率兵直向許昌,沿途招降諸縣,安撫百姓,不得驚擾。”
“仆領命!”馬謖應道。
今形勢大利南漢,諸葛亮決定讓馬謖出任先鋒。任務難度很小,僅是讓馬謖招安諸縣長官,宣傳漢軍的政策。
inf。inf(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