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nf/b/div在諸葛亮的言語下,以及為了儘快統一天下,霍峻頒布教令,假劉禪之名,賜劉姓與曹植,令其為漢擬寫公文,勸滿寵獻洛陽出降大漢。
並由諸葛亮擬奏複都事宜,霍峻帶頭上奏,趙雲、霍篤、全琮、龐統、高翔、蔣濟、馬良、施然等大小近百名官吏署名。
馬良作為使者南下,代表眾人向劉禪上奏,請還都洛陽、長安。
馬良奉命南下之時,山陽郡人王粲族兄王凱因與滿寵同鄉,被霍峻、諸葛亮派往洛陽,以勸滿寵出降。
洛陽城,衛將軍府邸。
曹叡本想封滿寵為車騎將軍,但考慮到前兩任的車騎將軍,孫權、王淩無不兵敗,遂改封滿寵為衛將軍。
滿寵負責控衛京畿,但曹叡為防止滿寵出降,選夏侯楙出任監軍,以為牽製之用。
王凱乘舟入黃河,從孟津登岸,以滿寵同鄉、友人的身份求見滿寵。
滿寵為南漢大軍所苦惱,本不欲見王凱,但念及王凱或許是漢軍使者,便請王凱入府議事。
堂內,滿寵坐在榻上,左右無旁人,見王凱麵孔陌生,頓有生疑。
王凱趨步而入,先行以禮儀,自明身份說道“某為大漢大司馬長史王凱,今奉大司馬之命,前來拜謁將軍。”
滿寵神色不變,問道“兩軍交戰,今王君到此為何?不怕失了性命?”
王凱不卑不亢,說道“為將軍存亡,更為洛陽百姓安危。如能用性命換洛陽百姓安危,凱死不足惜!”
見王凱有如此膽氣,滿寵語氣放緩下來,說道“王君莫非欲勸我出降大司馬?”
說著,滿寵語氣微沉,說道“寵受陛下詔令,守備京畿,恕難從命。”
見滿寵語氣未那麼堅定,王凱微微而笑,說道“大司馬常盛讚滿君兵略超群,將軍何不能明形勢?”
“今河南幾近被漢所用,而關中郡縣亦被我軍所得。西都長安已複,大河之南唯剩洛陽,形勢在漢,而非在魏。縱將軍善守,不知將軍能守多久?”
王凱微歎口氣,說道“大司馬本欲強取洛陽,但葛相心念百姓,不忍見生靈塗炭。滿君莫非能無視京畿百姓,執意固守洛陽?”
“今滿君如能歸降,封拜縣侯不在話下,更準統領舊部兵馬。”
“雍丘王植已歸降漢室,其為洛邑而憂,特擬文章在此!”
見滿寵神情不變,王凱決定拿出必殺技,即劉植所寫的勸降文。
聞言,滿寵神情略變,伸手拿過文章,仔細閱讀起來。
劉植在巾帛上引經據典,深勸滿寵歸降大漢。
如劉植表示洛陽不比其他城池,其為中漢首都,有兩漢宗廟,東漢皇帝墳墓,更有曹魏重修的洛陽宮。
如果滿寵固守洛陽城,致使兩漢宗廟被焚,東漢皇帝墳墓被毀,那麼滿寵將是罪人,其滿氏一族必將會受到株連。
如果為曹魏儘忠,他滿寵一人死,不足為惜。但若牽連滿氏家族,令祖先名聲受損,則就是滿寵罪過。
不僅於此,劉植表示他能理解滿寵的心情,曹魏有恩於他,他不能輕易背棄。但以今形勢來看,為了曹魏,滿寵更應降漢,而非固執不降。
至於為何為了曹魏,滿寵更應該降漢。劉植給予了答複,即漢魏兩國在政治上屬於對立關係,而以當下形勢來看,曹魏覆沒屬於是大概率事件。
故魏若亡了,以漢魏之間的關係,曹氏很有可能被誅殺,如果滿寵這種具有話語權的人降漢,那麼在眾人的合力下,大漢考慮到安撫人心因素,曹氏或許會被免罪。
劉植以他為例,他表示自己之所以降漢,非因他苟且偷生,而是他擔心曹氏一脈絕嗣。今他雖被強製改姓為劉,但卻保全了自己家人。
給了滿寵台階,劉植則又以霍峻、諸葛亮的大度為例子,表示他歸降南漢,因他受霍峻青睞,必然能在政治上得到榮寵。且滿寵歸降,天下不日將能一統,故他對天下一統有大功。
讀著劉植所寫文章,滿寵本就不堅定的信念,愈發動搖起來。
放下巾帛,滿寵淡淡說道“今形勢雖利漢室,但洛陽卻非大司馬所輕易揉捏之處。”
王凱心中微沉,問道“將軍可是欲固守洛陽,執意與我大漢二十萬大軍較量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