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葵慢慢坐下來,仿佛很沉著:“沒關係。和不和好都不耽誤這件事。”
刺刺有點不安:“這是終身大事,你們總須是真的要好啊!君黎哥那時定也是曉得你們彼此看重,盼你們一世偕好,才會那樣允諾,倘若卻是為逼他現身弄得本末倒置……”
“刺刺,你願意同我一道賭嗎?”秋葵仿佛沒有在聽。她本清澈無波的眼在此時無限幽深地望著門外,好像陷在誰也看不清的模糊迷霧裡,語氣一如舊日的清冷,好像從來不懂溫情為何物。隻是她說完那半句後,還是停頓了一下,才續道:“……不管是你和君黎,還是我同沈鳳鳴——都該了斷了。”
刺刺眼中的迷茫漸漸變為一種驚異。她無聲地看著秋葵。她想起她那時候寫來的信,想起她在自己適才的消沉裡反複提醒該當振作。她突然發現,她的秋姐姐雖然平日寡言少語,可她始終比誰都清醒——她心內仿佛一直有屬於自己的世界,能在她——或任何她在乎的人——深陷於心之泥沼時,依舊映照著離開深淵的路。
——哪怕或許隻是個賭。
秋葵見她不說話,以為她還在猶豫,笑笑向她解釋:“主是想不出更好的法子,也隻能這麼試試。畢竟眼下其實不知——君黎到底還記不記得這承諾,即使記得,還願不願守——上回他去青龍穀之前,就寧毀承諾,也不肯應允我一句不去。”她輕輕歎息,“就當是我們為了他這個朋友,最後博一回罷?假若這回他還不肯出現,那恐怕是真的不打算回來了——沈鳳鳴那話說得也對,若真如此,你也不必再等他,該斬斷的總也隻能斬斷。你還有家裡人,還這麼小的年紀,都一個人出去找了他這麼久,將來無論如何——也不算負他什麼了。”
“我都沒什麼,君黎哥來自然是好,不來,也不會比現在不好。可賭注是你們啊……”刺刺道,“你同沈大哥若是歡歡喜喜地成親,我定比誰都讚成這個法子,可我現在卻不曉得該不該為這事高興了——成親是好事,你如何能坦然隻將它視作一場——一場戲、一場賭?你們到底是什麼樣的氣結解不開,過去那麼深的誤會都能消,現在卻連話都不能好好說一句?我是想見君黎哥見不到,但你們能見麵,你們還有時間,還可以說清楚,還可以和好的,為什麼要賭?難道麵對自己的真心便那麼難,比用自己的一輩子去賭還難?”
“可能是我從一開始……便從不曾好好與他說話。”秋葵隻是笑著搖頭,“所以……時至今日,也再沒有什麼機會,能與他好好說話了。”
“可那是沈大哥啊,沈大哥他……隻要你開口,隻要你說一句話,他……他不可能……”
“其實,世間之人之事,大多如此。”秋葵垂首,“旁人看來,似乎隻要幾句話,輕而易舉,便可不必至於難以挽回的境地,但最終——誰也沒能真阻止得了事情終至每況愈下。你和君黎,那時候,不也是曆了許多苦,下了許多決心,才在一起的麼?不也認為絕不會有朝一日疏遠了彼此,更不會想到竟要發生那些非你們所願之事,連麵對彼此都不能了?便是你父親與他,拓跋孤與他,青龍教與他,最初——又哪裡是仇人呢?可人與人之間親或是仇,這等涇渭分明、非黑即白之事竟也會因區區三言兩語、一點行差踏錯片刻急轉,更何況男情女緒這等本就難以說清的東西——而那急轉直下以後,就算用三千言、兩萬語,也都再回不到過去了。所以你不用覺得我和沈鳳鳴成親是所謂‘賭注’,真正已一無所有的正是我和他,我們才是回不到過去的那兩個人,而你和君黎——你們之間的事都非因你們自己而起,反而或許還能厘清,隻要這次能讓他回來,我們就沒有賭輸。”
刺刺無言以對。倒不是她覺得秋葵說得儘數是對的。她有無數想要反駁的話頭,可的確,一個尚未厘清捆縛住自己那團亂麻的人,又怎還能於同樣的困境中,指手畫腳了旁人的決定?
--------------
事情就這麼定下來了。刺刺在其後的一個月幫著秋葵籌理她同沈鳳鳴婚事的諸般細碎,忐忑卻又坦蕩地等待屬於她們和他們的或許既定的結局。
消息早已放出。原本,沈鳳鳴認為欲速不達,待把婚期定得晚些,以求給夏琰留足夠的時間,免得他即使有心回來卻趕不及,這遭反而白忙。但此前對淨慧師太說“開春”就要回雲夢一趟,拖得太晚實在有違承諾,加之秋葵提醒,依依四月隻怕已要到了生產之期,邵夫人估量著中旬最為可能,倘趕到了一起不免麻煩,至少邵宣也到時定須在家中守著“夫人”生產,不能帶人親赴宴席隨機應變,少了個幫手。消消長長,日子最後是定在秋葵說出“你和我成親”這五個字之後一個半月,四月初六。已算是春末了,但若沈鳳鳴了結此事後立時趕去洞庭,勉強還算能趕上“春天”。秋葵也決定演完這出戲後便以照料曾為自己施針療治的恩人邵夫人為由,暫時搬到邵府以幫著準備依依臨盆諸事。
事情到了這個份上,夏琰到底來不來,也隻能聽天由命了。
但身不由己的事尚不止於此。
為務令天南地北都能聽聞這件“喜訊”,此次沈鳳鳴甚至找了東水盟幫忙散播消息——那是在定下計劃的當天,沈鳳鳴趁著三十還沒離開臨安、仍舊頂替著曲重生的盟主身份時,便又去找了他一趟。不過東水盟也隻管得了江南各路,江北、中原一帶他還是用黑竹的人手,借著金牌之牆的舊網脈散播,南方一片則煩了夏錚派人快馬給梅州去信,借用那邊各都各縣沿途請人大肆遊說。雲夢那裡也派了人去,一則告知約莫四月裡能去一趟洞庭,二則當然也是讓武陵侯幫忙向荊湖兩路乃至更遠的夔州路傳遞消息,一時間“雲夢神君”同“雲夢仙子”的故事在西南一帶又大為熱鬨傳誦。
至於更偏遠之地,他還是在黑竹之中專辟了兩組人前去。其實消息一旦傳開,且說起的人如許之多,即使邊陲僻遠之地也不會知曉得太晚,隻是——時間緊張,這回沈鳳鳴還是不希望有任何疏失。後來他接到一封建康的來信,字寫得相當難看,如果不是好不容易辨認出了落款裡“沈越歌”這三個字,他差一點就翻過不看了。按理以十五能輕易駕馭重兵的手,拿個筆不應這麼飄忽難定,沈鳳鳴直要懷疑自己這個弟弟是不是才剛學的認字——可他分明三個晚上就看完了臨安府衙門裡頭每本地理誌,隻能猜想,這多半是他頭一次一口氣寫這麼多字,信裡說的是——除了利用東水盟主這個便宜身份之外,三十甚至讓十二和廿五兩個唱過戲的寫了個好記的戲本,出了趟遠門不知乾什麼去了。大概自從東水盟有了盟使,“食月”果真有點太閒,要不就是三十私心裡亦期待著夏琰回來,否則,沈鳳鳴真想不出他怎能在這件事上這般出力。
不管怎麼樣,他這回總算有了把握——那個道士此番應無論如何都躲不過這個鋪天蓋地的消息了。
萬事分兩麵——雖則如此一來夏琰那頭是不愁了,但臨安城裡的諸種準備卻也有了始料未及之情況,所謂“身不由己”正始於此。原本沈鳳鳴同秋葵計劃雖外物儘數按規程置辦,但客人是不真請的,可既然鬨得了這般沸沸揚揚,這婚事便早已不能算私事,倒是同早前孫衛二家聯姻般,成了件天下皆知的江湖盛事,彆說這臨安城內外的武林人士,就連內城中都不免有人對這事感興趣。沈鳳鳴單這幾天已經逢了幾撥人於數種場合直接間接、有意無意來問,熟的不熟的,話說出口都十分理直氣壯,大意都是:這麼大的喜事,怎好不請我?難道你們“夫婦”兩人不將我當朋友?(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