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朝說道:「雖然那是另外的戰爭。」
「那你呢?要去哪兒?」
神女看著陳朝,她太清楚了,眼前的年輕人在這場戰爭裡,不會有絲毫的時間可以閒下來。
陳朝笑道:「當然是去解決那另外的戰爭。」
……
……
皇城後山,大梁皇後陵寢。
那位皇後薨於皇城之後,大梁皇帝親自定下諡號,其中最重要兩字,是謂「仁孝」。比之開國那位太祖高皇帝之發妻皇後的諡號「孝慈」,並無矮一頭的說法,而是並駕齊驅。
在定諡號一事上,不管是皇帝還是皇後,其實規矩都多,並非是能夠隨心所欲的,就好像曆朝曆代都會將本朝第二位有些作為的皇帝陛下駕崩的諡號定為太宗,而在皇後諡號上,也是如此,層層遞減,其實不僅不能和開國皇後並駕齊驅,就連比之前一位皇後,都應當要矮一些的。
但誰都知道皇帝陛下此生對自己的發妻喜歡到了極致,甚至為了她再無納妃,再加上皇帝陛下在朝堂上向
來說一不二,所以當時定下諡號,其實除去太史令之外,再無旁的朝臣提出過異議。
隻是即便是當初皇帝陛下違背慣例將皇後陵寢定於皇城後山,但實際上規製不大,守靈的太監宮人,並不算多,太子殿下當政之後,幾度想要增派宮人太監,但最後深思熟慮之後,也是作罷。
那是故去的皇後遺願,就連皇帝陛下都不忍違背,就更彆說他這位太子殿下了。
不過好在那位司禮監的掌印大太監在皇帝陛下離國之後便一直在皇後陵寢守陵,大概會讓這位皇後娘娘不會覺得太寂寞。
如今已經雙鬢斑白的大太監李恒來到皇後墓碑前,伸手想要將那積雪抹去,但想了想,這位大太監,如今依舊還是名義上的內廷之首還是作罷,隻是輕輕搖頭,小聲道:「娘娘肯定不會在意這般事情的,想必還覺得頭頂有些積雪這種事,很好。」
作為最早進入王府的內侍,加上從此就侍奉在皇後娘娘和皇帝陛下身側,李恒對於皇後娘娘的了解,隻怕除去大梁皇帝之外,再敢說第二,也沒有人敢說第一。
實際上就拿之前十幾年的皇城來說,能夠同時擁有這麼一位賢後和極為寬厚的內侍之首的情況,在曆史上,也極為罕見。
李恒站在皇後娘娘的墓碑旁,看著前方不遠處的皇城,想了想說道:「娘娘的兒子,長大了啊。」
「不過長大就長大,事情就多了,責任就大了,更何況一座大梁朝,都在哥倆的肩膀上。」
這會兒皇城裡在發生些什麼,這位大太監,自然清楚。
「做哥哥得在前方站著,做弟弟的肯定就想著要好好為自己哥哥做好後勤保障,但很多事情哪裡是一個人就能做好的,殿下這會兒舉步維艱,進退都難,實在不是本意,可也很無奈,奴婢看著很心疼啊。」
李恒眼裡有些複雜的情緒,既然早就把皇後娘娘當作自己的親人看待,那如今的那位太子殿下,在他眼裡,也注定是子侄呢。
「太祖高皇帝定下,後宮不得乾政,這是一條金科鐵律,誰都不能違背,但今兒太子殿下都這麼難了,那奴婢怎麼也要去說一說了,就算改變不了什麼,那也得說幾句公道話嘛。」
李恒笑了笑,打定主意這會兒要下山去皇城,去那議事大殿裡好好問問那些個朝臣,當然這樣肯定是和祖製不合的,甚至很有可能在那朝堂上,他會被那些個朝臣指著鼻子問,這等國家大事,你這一個閹人懂什麼,也敢妄言?但是李恒不在意啊,那總不能看著你們欺負太子殿下,逼著太子殿下做那麼個注定會被在史冊上寫下一筆惡言的決定啊。
至於問過之後,我李恒違背祖製,也簡單,自裁謝罪就是了。
一條爛命,本來就是苟延殘喘,等死了,我下來陪娘娘說說話,再給公主殿下推一推秋千,正好的事情。
想到這裡,李恒又笑了笑,這樣的歸處,他很滿意啊,不能再滿意了。
不過他剛要打定主意下山,就起了一陣寒風,等到寒風過,一個黑袍年輕人滿臉疲態地便出現在這裡,他看向李恒,搖頭道:「彆去。」
李恒眯起眼,有些意外,「你不在北邊,跑回來做什麼?」
那黑袍男子搖了搖頭,張了張口,聲音有些沙啞,「我聽說他們在商議遷都的事情?」
正是陳朝。
李恒點點頭,前線戰事不利,而且明擺著那座北境長城已經是搖搖欲墜,妖族攻破長城,大概就隻是時間問題,軍報傳回來之後,這邊的朝臣們其實已經有默默分為三個派係。
其中一派,是想要和妖族議和,至於代價是什麼,再割讓三萬裡疆域還是什麼彆的,都不在意,至少先讓妖族退兵,不要等到之後長驅直入,將整個大梁都吞
下肚裡。
另外一派雖說沒有明白提出議和乞降的說法,但也說是要未雨綢繆先遷都,南下去白鹿州也好,黃龍州也好,總之不能繼續在神都了。
這一派的觀點較之議和那一派算是沒那麼過分,加上太子殿下堅決反對現在議和,所以如今就連議和一派都覺得應當先遷都,彆的事情之後再說。
而所剩下的最後一派,其實人不多,多是兵部官員,那些都是從沙場上退下來的老將軍,血氣仍在,堅決要和妖族死戰到底,但實在是沒有話語權,講道理又說不過那些文人,在朝堂上,其實隻能乾瞪眼。
「關於遷都一事,朝堂議事已經七八次了,但太子殿下一直堅決反對,但應該堅持不了多久了,朝臣們雖說沒兵武諫,但死諫這一套,太子殿下不是陛下,扛不住的。」
李恒歎了口氣,說道:「大概天底下除去陛下之外,任何一人,在這種情況下,都很難一言而決。」
陳朝點頭,輕聲感慨道:「他做得很好了,放在太平世道,會是個很好的皇帝。」
李恒惋惜道:「可惜現在這風雨飄搖,山河快要破碎,是不是有些過於軟弱了?」
陳朝搖搖頭,「我會給他一個太平世道。」
李恒想了想,說道:「既然你來了,我也不用去浪費口水了,我馬上北上。」
陳朝看了一眼這位大太監,沉默了很久,但始終不知道該說什麼。
李恒笑道:「怎麼?看不起我?雖說我隻是半個男人,但好歹也是個男人。」
陳朝搖搖頭,「天底下很難有比李先生更像男人的男人了。」
……
……
皇城裡有座不太顯眼,甚至有些偏僻的宮殿,叫做芷蘿宮,早些年一直都是用來發配不受寵的妃子的,隻是大梁皇帝入住宮禁之後,後宮就皇後娘娘一人,哪裡還有什麼多餘的妃子?因此這座芷蘿宮早在那個時候開始就封存起來,無人居住。
如今這位的以方外修士身份入主後宮的太子妃,因為是在方外修行多年,喜靜不喜鬨,因此在挑選宮殿的時候,就選中了這座芷蘿宮。
太子妃吳心月倒是很滿意這座芷蘿宮,隻是那位太子殿下,時不時會打趣提起這座宮殿實在是有些偏僻了,每次跑過來都要花些時間,不過即便是太子殿下這麼說起,這位太子妃也好似沒有打算更換宮殿的打算,太子殿下又是明擺著繼承了大梁皇帝的癡情,因此也並沒有當回事。
這會兒議事大殿那邊吵得激烈,但這邊芷蘿宮就是一點聲音都聽不到了,一身宮裝的吳心月坐在鏡前,隻是目光卻是一直盯著那柄擺放在梳妝鏡上方的尋常飛劍,神色不太自然。
她是忘憂境,但卻不是劍修。
有女官急匆匆從外麵小跑而來,來到門口之後止住腳步,低下頭。
「那邊怎麼樣了?」
吳心月的聲音沒那麼平靜,隱約能聽得出來有些怒意。
女官連忙說道:「殿下那邊,朝臣們一直在爭論,但好像……」
「好像什麼?」
吳心月轉頭看向那位女官,眼神有些銳利。
女官低著頭,「好像支持遷都的朝臣更多,局麵有些亂,殿下都壓不住了。」
吳心月聽著這話,不發一言,站起身取下梳妝鏡上方的那柄飛劍,提劍就往外麵走去。
一看到吳心月這個樣子,在這裡候著的幾位女官撲通一聲就跪在了吳心月麵前,齊齊說道:「太子妃,不可啊!」
吳心月被幾個女官攔著,皺著眉頭,「讓開。」
領頭的女官抬起頭來,看著眼前的太子妃,搖頭道:「太子妃,太祖高皇帝有祖訓,不
讓後宮乾政,太子妃您這會兒要是去那邊,是違背祖訓,要出大事的!」
當年太祖高皇帝的設立這祖訓的時候,是有前朝後宮乾政的前車之鑒大梁皇帝登基之後,那位可以和孝慈皇後並肩的皇後娘娘將後宮梳理得井井有條,從不過問國事,因此朝中十幾年沒有關於這件事的奏本,但在這位皇後娘娘之前,其實大梁朝這兩百多年裡,有好幾任皇後,都是被禦史彈劾過的。
吳心月怒道:「那本宮不做這個太子妃還不行嗎!」
對於太子妃之位,吳心月當然沒那麼在意,她就是見不得一群一大把年紀的家夥,這會兒聯合起來逼迫自己的夫君去做他不想做的事情。
那女官苦勸道:「太子妃,即便不為自己,也要為太子殿下考慮一些才是,殿下此刻尚可據理力爭,但若是太子妃過問,殿下就真是有理也變成沒理了!」
「即便不考慮太子殿下,也要考慮皇孫啊!」
那女官在宮中多年,早些年就是皇後娘娘的貼身女官,這麼多年過去,耳濡目染之下,她自然對於這些事情也有了一份自己的見解。
吳心月聽著這話,低頭看了一眼自己已經隆起的小腹,一把便摔了手裡的飛劍,一雙眼睛竟然水霧彌漫,顯得有些委屈的太子妃咬牙道:「我看不得有人這麼欺負本宮的夫君!」
女官們不敢說話,但其實也明白,眼前的太子妃很多時候其實沒把自己當成大梁朝的太子妃,隻把自己當作太子殿下的妻子,要不然也不會這般。
這自然是太子殿下的福氣,但是身在皇室之家,做事要有章法,絕不可能隨心所欲。
「太子妃,宰輔老大人入宮了!」
一道聲音從遠處傳來,一位女官急匆匆跑來,帶來最新的消息,那位早在數年前便辭官的宰輔大人,在聽聞如此大事之後,竟然是強撐著從病榻上爬起來,被人抬到了皇城裡。
吳心月皺起眉頭,喃喃道:「他也要支持遷都嗎?」
雖然才入宮不久,但吳心月也是花了心思去了解朝局的,她知道這位老大人雖然已經辭官,但做了那麼多年的宰輔,在這朝堂,他的影響力自不必多說,如果他也支持遷都,隻怕這件事就是板上釘釘,根本沒有法子改變。
麵對吳心月的自言自語,女官跪著,不開口,是不知道說什麼,也是不敢說什麼。
吳心月忽然轉過身,看向北方,一雙眼眸裡,滿是希冀。
……
……
此刻的議事大殿上,朝臣們好像已經決意要在今日得到一個明確答案,因此即便是在看到太子殿下的臉色越來越難看後,也沒有人停下。
一位刑部的侍郎脫下官帽,跪在地麵,鄭重說道:「殿下,如今北境長城告急,妖族說破城就破城,不過是些時間問題了,一旦北境長城告破,妖族走新柳州,就是如履平地,我們北方無險可守,要不了多久,妖族必將來到神都城下,到時候殿下還想遷都,可就晚了!我大梁兩百多年的基業,不能毀啊!」
那刑部侍郎說完這句話,直接重重一個頭磕在地上,轟然一聲,直接便是頭破血流。
而在他之後,又有二十多位官員同樣摘了官帽,重重叩頭。
「太子殿下,我大梁朝的基業為重,遷都之後,至少還能保大梁半壁江山,之後再割讓幾萬裡疆域也好,還是就將新柳長平瀛洲等地都給妖族也好,始終還能保持國號,日後才可徐徐圖之!」
「殿下,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祖宗的基業不能說不要,就都不要了啊!」
「殿下,再過幾十年也好,還是百年也罷,一旦國力恢複,我們還能北伐,還能收複故土!」
殿內朝臣的聲音此起
彼伏,支持遷都的朝臣,實在是太多了。
一邊,一直沒有說話的兵部官員們聽著這話,勃然大怒,一位曾在邊軍中效力的老將軍直接一巴掌就拍翻了其中一個朝臣,破口大罵,「他娘的,什麼徐徐圖之,前朝割讓漠北三萬裡的時候,那幫沒骨頭的家夥是不是這麼說的?結果呢,漠北三萬裡還沒拿回來,這他娘的妖族就又來了,丟了半壁江山,在你們這幫子文臣嘴裡怎麼就這麼輕飄飄的?那他娘的是幾州之地的事情嗎?不要新柳州,不要長平州,不要瀛洲,說得輕鬆,可他娘的你們讓這幾座州府的百姓怎麼活?彆的不說,就說新柳州,他娘的,咱們大梁兩百多年裡,死在北境城頭的新柳州青壯有多少人,你們知道嗎?一代又一代人都把性命丟在那邊了,現在妖族要南下,你們他娘的上嘴皮一碰下嘴皮,就要把新柳州讓給妖族,那他們呢?怎麼算?白死了?他們要是朝廷會這麼做,他們難道不後悔為這麼個朝廷賣過命?!」
老將軍一邊說,一邊淚流不止,「我們這些當兵的,守不住那座長城,讓百姓們受苦,是我們沒用,但朝廷不能就這樣不管他們了,他們是我們大梁的子民啊!」
隨著老將軍的老淚縱橫,一眾兵部官員都哭了起來,抽泣聲一時間勝過了一切。
「殿下,我朝太祖高皇帝立國至今,兩百餘年了,不算殿下,到陛下而至,四代君王,從未向妖族低頭過,難不成到了殿下這裡,就要低頭了嗎?殿下,您身上可流著的是陛下的血,流著陳氏的鮮血,鎮守使大人尚可在北地說要做死國第一人,殿下難道要棄國而去嗎?!」
這幫人,大部分都是從邊軍中退下來的,為大梁守了半輩子的大北境,如今回到了南方,本該在兵部熬幾年就可以頤養天年,但此刻麵對這樣的局勢,這幫武夫,著急和委屈一下子湧上來,自然也哭了。
這本就是很罕見的事情。
太子殿下臉色很難看,眉頭皺得很深。
他想說些什麼,但每次要開口,就有朝臣把他的話頂了回去。
他還是太年輕,相比較起來也太軟弱,如果是那位皇帝陛下坐在這裡,這些朝臣不會有說話的機會,隻會被拖出去。
就在大殿裡亂成一鍋粥的時候,有內侍的聲音響起來。
「啟稟殿下,宰輔老大人,入宮了。」
本來無比嘈雜的大殿,此刻忽然安靜下來。
當朝的宰輔大人在大殿裡,那麼這位宰輔老大人是誰,沒有人想不明白。
隻是聽說老大人今年以來就已經命如懸絲,許多朝臣都去看過,知道並不是假的,可既然這樣,老大人又怎麼能入宮呢?
太子殿下很快回過神來,開口道:「宣。」
免費閱讀.(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