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降鬼才!
周興雲從玄陽天尊口中得知,恒玉等人或許會逃往飛龍崖,與被困在崖上的中原勢力彙合,他立即就率領蟠龍眾弟兄出擊。
期間,司文臣等負責召集蟠龍眾人馬的弟兄,早就準備就緒,隨時都能趕往飛龍崖參戰,支援周興雲等人。
不過,周興雲卻讓司文臣等人遠離飛龍崖,要他們按兵不動,繼續待在曲文鎮郊外。
因為飛龍崖地區,到處都是寅國的部隊,司文臣等人過來,十有八九會被敵軍發現。
但是,此一時彼一時,駐紮在外的寅國部隊,如今都回據點固守,司文臣等人可利用敵軍的視野盲區,潛入飛龍崖地區,為前線奮戰的蟠龍眾將士,構建後勤補給線。
許芷芊心裡很清楚,周興雲率領蟠龍眾深入敵後背水一戰,補給全靠掠奪敵軍,看似非常犀利,實則並不能持久。
就好比現在,寅國部隊回據點固守,周興雲還能像以前那樣突突突殺殺殺,掠奪敵軍的物資嗎?
不能了。寅國部隊回據點固守,周興雲要麼硬著頭皮攻打據點,要麼就隻能偃旗息鼓。
所以,第一階段的戰鬥結束,蟠龍眾是時候轉型,改變他們的戰術……
趁寅國部隊紛紛回據點固守,飛龍崖區域出現很多戰場盲區,司文臣一眾在外待命的蟠龍眾,要火速湧入飛龍崖地區,構建後勤補給線。
因此,蟠龍眾深入敵後,第一階段的任務,是限製寅國部隊的活動區域,壓縮敵軍的戰場視野,為構建我軍的後勤補給線,創造出良好條件。
第二階段的任務,擊潰寅國的主力軍,解放受困於飛龍崖上的中原勢力,與寅國將士展開陣地戰。逐步奪回飛龍崖地區的控製權。
蟠龍眾第二階段任務,要想順利進行,就必須完善飛龍崖地區的各路補給線。
隻有撐起各路的後勤補給線,中原勢力才可星火燎原,在飛龍崖地區攻城略地,發動大規模、多部隊的軍團戰,與寅國大軍逐鹿勝負,攻占他們囤積物資的據點,奪回淪陷的村鎮,攪得十三國同盟的大後方雞飛狗走!
在敵方實際戰力的區域,建立起後勤補給線,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是,周興雲率領蟠龍眾深入敵後左衝右突一頓打,直接將寅國大軍打蒙了,以至於給司文臣等蟠龍眾弟兄,創造出良機,可避開寅國大軍的視野,滲透飛龍崖戰區。
隻要蟠龍眾擊潰寅國主力軍,與盤踞在飛龍崖的中原勢力會師,在飛龍崖戰區站穩腳。他們既可成為懸掛在十三國同盟咽喉上的一柄利刃,讓駐守在雷門道的十三國同盟主力軍如芒在背。
不吹不黑的說一句,對於十三國同盟遠征軍而言,沒什麼比部隊的大後方出亂子,更令人恐慌的情況。
冬季來臨之後,十三國同盟很難從本國獲取物資補給,亦或者說,十三國同盟如此大膽地攻入中原南境,就是想通過掠奪,來維持部隊的遠征作戰。
以往南蠻外寇入侵中原南境,都是些小打小鬨,皆因補給線太長,後勤運輸非常困難。他們若派大軍侵襲中原南境,後勤根本無法為第一線的大部隊,充足的口糧。
這次十三國同盟的百萬大軍,敢一鼓作氣奔流直下,大軍直接壓上雷門道,占領整個南境邊緣區,無非是趁著秋收季節以戰養戰。
寅國大軍實際占領飛龍崖區域後,寅國部隊在該地區四處掃蕩,不斷襲擊中原人的村莊和小鎮,就是為了掠奪物資,供養主力部隊。
寅國在飛龍崖地區建立了許多囤積物資的小據點,也是為了入冬後,能保障大部隊的供給。
囤積物資的小據點,對於十三國同盟而言就是生命線。
正因如此,寅國的公冶將軍,意識到神秘的中原軍團,有能力攻占他們囤積物資的據點後,立刻轉攻為守。
公冶將軍寧可收攏戰線,命令部隊回據點固守,犧牲一部分的戰場視野,也要確保物資據點萬無一失。
通常情況下,公冶將軍不會這麼做,因為犧牲戰場視野,來鞏固據點的防禦力,在一定程度上,屬於本末倒置的舉措。
寅國部隊遍布飛龍崖區域,擁有開拓的戰場視野,就能第一時間發現敵軍的行跡,研判敵軍的動向,從而重點強化個彆可能會遭遇敵軍襲擊的據點。
如今公冶將軍犧牲戰場視野,全方位固守各個物資據點,實屬沒辦法中的辦法。
畢竟公冶將軍麵對的是一支幽靈軍團……
蟠龍眾部隊的超級動力,以及彪悍的戰鬥力,實屬把公冶將軍打蒙了。
誠然,公冶將軍之所以敢讓寅國各部隊回據點防守,暫時放棄飛龍崖戰區的視野,皆因他們處在的位置,乃十三國同盟遠征軍的大後方。
十三國同盟的大軍,已經實際占領了南境邊緣區。
換而言之就是,身處南境邊緣區的中原勢力,全都孤立無援,不可能獲得武林盟主力軍的支援。
公冶將軍潛移默化的認為,雷門道牢牢地掌控在十三國同盟手裡,中原勢力的主力軍,就不可能滲透進來。他即使把‘眼睛’閉上,敵軍也不可能在飛龍崖戰區,掀起大風大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