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儘天明。
直至翌日午時過後,攏共有七支瓦剌騎兵連路經人立高的巨石處。
無一察覺出異狀,更無人下馬細查這巨石拱衛間草皮上些許殘留的烤火痕跡。
恐怕除了蒼茫天地之外,再無人知曉曾有對江湖兒女在此相互依偎。
……
……
約莫亥時時分。
許是感受到了秋夜寒涼,明月鑽入了重雲的包裹,滿天星鬥縮緊了身子,布撒在大地上的月華星輝顯得尤為黯淡。
恰在此時,北地中南部上,一匹健碩的大黑馬借著夜色掩護向著東南方颯遝如流星。
在離東南麵的一座高聳城牆大抵還有十裡地距離時,放慢了步調,像踩著棉花般隱沒入一片林子中。
半個時辰後,西陘關中,一頂能擺放下一桌一椅一睡塌還略有少許空餘的單人營帳裡,披著棉裘、倚靠座椅、還在為瓦剌人穩健侵入感到古怪而尚未入睡的洛飄零聽到一聲風鈴輕吟聲傳入。
大概算是修為儘失的另一種因禍得福,洛飄零的睡眠不說很好,隻能說想睡就睡,一睡就能睡得深沉,醒來後即有足夠充沛的精力去應對各類事項。
為此,洛飄零也添了個新煩惱,因為總容易陷入深沉睡眠狀態,每次出門在外時便不得不與同行者約定個喚醒他的方式。
隻要他在睡前記住要聽到何種聲響醒來,哪怕是在睡夢中聽到該聲響,他便會自然而然地清醒過來。
風鈴聲正是此次北行時他同暗中保護者韓無月約定好的喚醒聲。
眼下洛飄零還未就寢,風鈴聲卻響起,自然不會是韓無月沒保管好風鈴或是其有意戲弄洛飄零,想必是另有要事。
洛飄零稍一思忖,邊站起身,邊開口道:“韓先生,是有誰來了?”
話音一落,營簾上隨即映出韓無月的模糊身影,以及簡明扼要的應答。
“二位北歸之人。”
洛飄零聽言本已顯出疲態的雙眸登時煥發新彩,步履加快迎向門口。
營帳外,來人同韓無月見禮,後者回應了句“辛苦”同時掀起營簾一角將二人讓入其中。
在營簾落下前,韓無月的身形再次消弭於黑夜之中。
緊接著便有一股秋風吹拂而入,兩個人憑空而現。
不知是秋風把他們二人從北邊送來,還是他們從北邊將秋風送來。
“情劍”洛飄零此時卻沒心思多愁善感是秋風送人還是人渡秋風,他隻知道他對於瓦剌人不驕不躁、穩步進兵的困惑或將得到解答。
……
……
同日清晨,嶺南城關。
駱越再次調集十萬強兵攻城。
這是大半月來,駱越朝嶺南城發起的第十次正麵衝擊。
儘管近二十年來駱越在東瀛的支持下大力推動起海上貿易,是國民經濟複蘇起色的重要支柱,但海上戰力從無到有並非短短二十年可成,現今還不足矣拿出手來對中州造成任何威脅。
是而壯大陸路戰力仍是國邦的主要戰略方針。
此次為配合東瀛、毒竺等國邦發動中州入侵戰,駱越整備了六十萬精兵強將枕戈待旦。
第一批兵臨嶺南城外的十五萬軍馬,多以騷擾、佯攻的心理戰為主。
例如正麵攻城中九次有七次是試探性進攻、淺嘗輒止。
另兩次攻城戰均是在傷亡人數接近五千時,及時收兵止損。
對於中州嶺南守軍而言,哪怕他們這批人與二十年那批人相比已有八成以上更新換代,但軍魂猶在、軍威不倒,大半月來不到百人的傷亡數,足矣說明南蠻子的攻伐力度如同隔靴搔癢、不足為懼。
然則一場場勝仗並未讓程城將軍和他麾下的將士們得意忘形。
一來他們都很清楚駱越軍當下還是雷聲大雨點小,尚未完全發力。
二來則是嶺南城的補給出了大問題。
雖然紅衣教不存,汪碩已死,可其在中州西南水路以及雲澤境處所下的苦功卻沒有完全白費。
紅衣教是用不上了,東瀛人卻還能加以利用。
深耕中州內陸多年、還未暴露底細、還沒被挖掘出來的東瀛細作引領駱越人跋山涉水、暗渡陳倉,讓整整三萬駱越軍、五百駱越江湖人神不知鬼不覺地繞行到嶺南腹地,合幽冥教之力斷去了通往嶺南城背後的三條補給線。
自二十年前的外夷大戰後,為防範於未然,嶺南城關除了原有的三條補給線外又新開辟了兩條。
從西北方順向畫弧至東方,分彆是雲浮大道、三水道、清遠道、河源道以及閩地與嶺南互為補給線的南閩大道。
眼下南閩大道被東瀛人從海麵上切斷,閩地軍隊正在雙翅、李驀然領銜的義雲山莊江湖義士支持下努力爭奪回掌控權。
僅存河源道一路,由一夥中州江湖義士攜嶺南軍守護住了這條生命補給線,勉強給嶺南城續了口命。
這夥中州江湖人主要由道義盟、聽雨閣、散人居、醉紅顏酒樓所屬高手領隊。
飛飄、紫風、石中火三位聽雨閣骨乾成員均在其中。
為了給運送輜重的車隊保駕護航,這十天來河源道上攻守交鬥頻頻。
單單飛飄與夜殤的對壘便有三回。
飛飄深知不能放任擅使樸刀、殺傷麵極大的夜殤在這大場麵中隨意施為。
一照麵就緊緊鎖定著夜殤,不讓對方施展開手腳,不讓對方有大開殺戒的機會。
飛飄使喚的雙刺並不走奇詭一道,而是講究快靈猛,以及不殺敵人不罷休的有進無退。
夜殤又何嘗是吃素的?
這十來年間他敗過傷過,卻從沒退縮過。
就算他所操持的樸刀不及雙刺靈活多變,他也能夠以攻對攻的方式來彌補防守缺漏。
是以這樣的兩個人鬥起來,自然是沙飛石走、風生雷動!
加之兩人不乏破釜沉舟、愈戰愈勇的性子,交鬥越久便越發難解難分。
以二人為中心的方圓十五丈內,容不下第三個人立足,也根本沒有任何人能從旁插手!
若非兩人還身處沙場之上,否則這已完完全全淪為江湖武人間的生死較量。
鑒於首次運送輜重時大批貨物糧草遭毀,抵達嶺南城關時僅餘寥寥三成,而嶺南山多水富的狀況又無法讓中州方畢其功於一役將這些偷渡客一網打儘,再次往前線輸送補給時中州方被迫改換策略——化整為零,少量多送,與偷渡者對拚人數消耗。
二次交鋒時又上演了如出一轍的激烈爭鋒。
夜殤、飛飄兩人再次生死相向,偏偏誰都拿誰無可奈何。
各自又帶了十餘處大小不一的傷痛回營休養。
第三回交戰時,興許是紫風與石中火的規勸起效,飛飄終於率先做出了改變。
她已意識到自己與夜殤的單打獨鬥僅是限製了夜殤個人戰鬥力,卻忽略了大局傷亡。
看著一同上陣的隊友一次比一次少,自認為尚有餘力做得更多的飛飄當然義無反顧地挺身而出接過更多重擔。
她要讓夜殤反過來追著她打,讓夜殤來限製她。
所以,她便在河源道上殺瘋了!
從駱越偷渡而來的江湖人這輩子沒見過這般瘋狂女子。
十來人一齊出手都困不住這女子。
前後三十來人輪番接力也拖不住女子前進的腳步,仿若飛蛾撲火。
若不是幽冥教“狼判官”橫刀攔下對方,想必這入陣白衣片刻換紅裝的女子殺穿他們五十人後,還能接著把另一半都給屠儘!
此役之後,飛飄已在駱越人心目中烙刻下一個半身白勝雪半身紅豔血的女魔頭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