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根·福克斯沒有打算過來陪他紅袖添香,王權也並沒有抱有期待,從電影殺青的那一刻開始他們就已經各奔東西,沒卵關係了。
王權在國內也是很瀟灑的人,不會因為梅根是個好萊塢明星而區彆對待,他們隻是撫慰了彼此在那段時間的寂寞。
梅根這次是想確定一下拍攝時間問題,七天後她還有一些私人事務要忙。
“七天足夠了,那我們明天見。”
掛了電話,王權進入“影視庫”,開始大海撈針地尋找適合龍抬頭的創業作。
影視庫是可以關鍵詞篩選的,他在類型一欄選了“恐怖”,在北美票房一欄選了“高於一億”,全球票房那裡選了“高於兩億”,成本那裡“低於1000萬”。
結果篩選出來的影片真沒幾個,而且很多都不符合他的要求,他希望這部影片是自帶噱頭的,就是那種電影出來後影迷就會自己主動搜索,主動去找電影院的,甚至主動幫忙宣傳擴散。
為了擴大篩選目標,王權不斷地調整選項,成本低於1000萬不能變,那就把票房要求降低一些吧,不一定是恐怖,懸疑也行。
這下子可以選的電影就多了,好幾個王權都覺得靠譜,但點進去看了之後卻隻能搖頭。
接連看了六七部電影,王權又找到一個讓他心動的題材,隨即點擊播放。
電影結束後,王權長籲了一口氣,“終於等到你,還好我沒放棄~”
成本900萬刀,演員陣容約等於素人,北美0.6億,全球1.6億票房,關鍵這個題材很有意思。
王權覺得成本已經無法再壓縮了,雖然他可以減少一些無效鏡頭的拍攝,但他希望能把道具和場景做的再精致一些,演員陣容稍微強一些,沒準最後成本還得增加呢。
這部電影題材特殊,如果營銷得當,絕對不止全球兩億刀,作為一部試水北美發行渠道的電影,很合適。
王權太激動了,當即在影視庫重複播放這部電影,看劇本是否還有提升的空間。
看了三遍之後,王權發現的最大問題竟然是種族問題。
電影一共有六個主要角色,兩個黑的,三個白的,還有一個印度裔,其中第一主角的黑姑娘還混了一點白,那麼亞裔呢?
雖然印度也在亞洲,但在國外亞裔通常就是指印度以外的亞洲黃種人,甚至有時候,華裔可以一定程度上代表亞裔。
所以哪怕是為了人種多樣性,為了吸引更多種群的觀眾走進電影院,王權都認為,主角團裡應該有一個亞洲麵孔。
原版中女一號是黑人女學生,男一號是白人維修工青年,另外還有黑人股票經紀人,白人貨車司機大叔,白人女特種兵,印度裔學霸,如果自己更換一張亞洲臉,該讓他取代哪個角色呢?
本來這一晚上是要為明天的拍攝養精蓄銳的,但今晚王權一邊重複刷電影,一邊重新編寫劇本大綱,還要查很多資料。
和之前《地下室》的基本原封照抄不同,這次自己怕是要做不小的改動了。
燃燒吧,腦細胞!
當天晚上,除了王權沒睡覺,還有一個男人徹夜難眠。
布萊絲·達拉斯·霍華德的未婚夫,模特兼演員塞斯·蓋貝爾,他翻來覆去,腦子裡隻有一個問題:那一晚,他們到底有多深入?戴t了嗎!!!
~
第二天一早,桃樂絲帶著豆漿油條小籠包來到公寓,“王導,吃早飯了,吃完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