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的時候,這些謀士們還樂此不疲地在各種政策上加"惠"字。比如免除百姓賦稅就叫"惠免"、大赦天下就叫"大惠"。可是時間一長,這個"惠"字就成了他們的心頭大患。每次開會的時候,大家都戰戰兢兢,生怕漏掉了哪個"惠"字,惹得惠帝大怒。
後來,連朝廷的文案工作都要重點檢查,唯恐有"惠"字遺漏。連惠帝自己,也時常焦慮地檢查自己的詔書,深怕哪個地方少了一個"惠"字。可以說,這位一向被稱為"惠帝"的君主,最後竟成了"惠"字的俘虜。
從"惠"到"煩",惠帝這個曾經備受人民愛戴的皇帝,最終也難逃"惠"字的魔咒。曆史總是充滿著戲劇性,誰能想到,這位本來應該被稱為"惠"帝的君主,最後竟然淪為了"惠"字的奴隸呢?或許這就是曆史的諷刺吧。
惠帝的惠施計:惠天下還是惹天怒?
說到惠帝的"惠"施政策,可謂是"惠"字多多、令人發指。他不僅在政策名稱上一味地加"惠"字,就連施政的手段也充滿了"惠"的味道。比如,當他決定大赦天下時,就將之稱為"大惠天下"。又比如,為了減輕百姓的賦稅負擔,他乾脆提出了"惠免"政策。看似一番好意,但仔細一想,這難道不是在用"惠"字來掩蓋自己的真實意圖嗎?
更令人發指的是,惠帝竟然還想將這種"惠"字戰略運用到軍國大事上。有一次,他聽說邊境有動亂,便想親自率軍前去平亂。可是他的謀士們一聽,立馬建議將這次平定邊疆的行動叫做"惠平邊患"。惠帝頓時覺得這個名字太過莊重,便執意要加上幾個"惠"字,非要將之稱為"大惠平邊患"。結果,這次軍事行動最終以慘敗告終,百姓也遭殃不淺。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可以說,惠帝這種將"惠"字掛在各種決策上的做法,不僅沒有真正惠及百姓,反而引來了天怒人怨。後人評論道,惠帝的"惠"字戰略,不過是在掩蓋自己的私心和獨斷專行罷了。可惜的是,這位本來應該被稱為"惠帝"的君主,最終卻因為對"惠"字的執念而聲名狼藉。
臨幸惠帝:我也要點"惠"
作為一位備受百姓愛戴的"惠帝",惠帝自然也吸引了不少的討好者。比如,每當惠帝進行某項新的決策時,總會有一些諂媚的謀士主動請纓,恨不得在政策名稱上再加幾個"惠"字,生怕漏掉了哪一個。
有一次,惠帝想要平定邊疆的動亂,便下令親自率軍前往。這時,一個小小的謀士立馬上前建議,將這次軍事行動稱之為"大惠平邊患"。看得出來,這個謀士可謂是恨不得把"惠"字掛在每一個字眼上。惠帝當時也不由得心花怒放,覺得這個名字很是好聽,便立即采納了下來。
但是,這次"大惠平邊患"的軍事行動最終以慘敗告終,不僅令百姓遭殃,還引發了天怒人怨。後來,史學家們評論說,這位謀士無疑是在利用"惠"字來討好惠帝,掩蓋自己的私心。可見,在惠帝的朝廷中,隻要會說"惠"字,就能博得他的青睞。
或許這就是曆史的irony吧,明明是個備受百姓愛戴的"惠帝",結果到最後竟然淪為了"惠"字的俘虜。不過,對於那些想要討好惠帝的諂媚者來說,或許隻要會說幾個"惠"字,就能立即獲得他的青睞和賞識了。畢竟,惠帝對於"惠"字的執念可謂是深不可測。
喜歡清正史編代(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