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地奏疏翻山越嶺,快馬加鞭,跨過黃河長江,一路送到京都紫禁城內。
紫禁城,這是慶人對大慶皇宮的稱呼。
這個華貴的名稱,也訴說著皇宮的宏偉。
京都繁華無比,慶朝更是達到了封建王朝的巔峰。
當然如果更準確的說,新立的慶朝,是處於封建王朝的衰弱期,但一切都在欣欣向榮,遲早會再度回到巔峰上。
至少京都,已經有封建王朝的巔峰樣子了。
慶皇在此經營了數十年,加上從沒有經曆戰亂,這裡的一草一木都彰顯著無儘繁華。
這裡的百姓,更是永遠高傲的昂著腦袋。
隻要皇宮在這,他們就覺得是天下間最尊貴的百姓。
皇城根下,哪怕是個叫花子,都覺得高人一等,連非京都的人給他塊銀子,他都得嫌棄的瞧不上眼。
這裡滿是大國氣象。
但京都也有缺點。
就是這裡的夏天太熱了,跟火爐子一樣,熱的人跟狗似的吐著舌頭,恨不得將身上的皮扒了好能涼快涼快。
遼王奏疏進了紫禁城,暢通無阻的進了中書省,又落到了宰相李世元手裡。
“遼王的奏疏,有意思。”
“還是被敲打過的王爺懂事兒,知曉著上奏。”
李世元臉上帶著笑意,顯然誤會了,認為這是遼王在向朝廷低頭。
藩王們向來是桀驁不馴,從不把百官放在眼裡。
若非如此,他也不會大力主張削藩。
甚至明的暗的做了不少事兒。
“既然向朝廷先低頭了,就先將針對遼王的行動先撤了。”
“隻是個能打仗的,沒必要大動乾戈,說不準以後能用得上。”
李世元如此吩咐著手下。
他絲毫沒想過,這奏疏是因為秦風想甩鍋,加上從沒上過奏疏覺得好玩,才上的。
至於向朝廷低頭什麼的。
完全是他腦補多了。
而這份奏疏,陰差陽錯的讓宰相李世元免了對秦風的針對。
“將這份奏疏遞給太子看一看。”
李世元隨手遞給一名中書舍人,由舍人負責跑腿遞給太子。
等舍人離去後,一官員向他行禮。
“李相,這奏疏上所說,範陽族兵被東胡人與高麗人所殺,怕是讓其獲得了不少鐵甲。”
李世元擺了擺手。
“無妨。”
“以往鐵甲珍稀,東胡人掌握後是無比難纏。”
“可如今廣寧城能夠生產鐵甲,遼王這奏疏應是向我等示好,隻要掌握住廣寧城,慶軍就擁有更多的鐵甲。”
“至於高麗人,偏安一隅,更不足為懼。”
李世元顯然不了解東胡地的真正情況,畢竟那離京都太遠了。
他的手插到長城邊緣,就已經是極限了。
好在整個南方的世族,早就被他死死的拿捏了。
有了南方世族基本盤,李世元覺得就無所畏懼了。
自古以來,向來都是北人勝南人,這天下基本都是北方人來做。
可到了大慶,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南人勝了北人!
既然南人勝了一次,就能勝過第二次,第三次。
況且東胡離得太遠了,隔著長城、黃河、長江等數道天險,無論如何都打不到京都來,沒必要徒增憂慮。
“如今眼下關鍵的,還是解決藩王的問題。”
“朝廷發出的政令,不能一到藩王封地內,就變了味。”
李世元眯著眼睛,望著紫禁城那陽光明媚的天空。
北方依舊冰天雪地,可這京都地處南方,已經要開春了。
特彆院內的梅花開的正好,傲然挺立,倔強而堅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