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何為久留茲_詭秘武林:俠客揮犀錄_免费小说阅读网 
免费小说阅读网 > 玄幻魔法 > 詭秘武林:俠客揮犀錄 > 第一百六十九章 何為久留茲

第一百六十九章 何為久留茲(2 / 2)

江聞拱手對著老者說道“老前輩謬讚了!我與村人雖然萍水相逢,但和嚴姑娘的交情在這,但凡有事自然義不容辭。還未請教各位高姓大名,我也好廣交豪傑朋友。”

麵狹而長的老者微微動容,連忙說道“老朽姓應,道號無謀,早年不過是江河湖海間的一個散人,隻在山中修煉,寓居章丘崗村數載,早已垂垂老去,哪有什麼名號。”

然後才介紹身後帶人前來的三個武林人士,“真正須得隆重介紹的,還是我身後這三位。當先這位是嵩陽派弟子張渠,中間這位乃是鐵膽莊高徒王戎,最外邊一位則是青旗幫羅東籬,今夜奉命帶人前來襄助。”

等對方粗略地介紹完,江聞也拱手致意,想從三人臉上找到一些不屑的表情痕跡。

按理說,麵前三人帶隊氣勢洶洶地趕來,卻被自己捷足先登搶了功勞,何況自家這個武夷派如今還寂寂無名,這三人有點年輕氣盛、表示不服也正常。

再者按江聞無責任的猜測,萬一來一出文無第一武無第二的傳統保留節目,譬如三個年輕人放點厥詞發表質疑,等到被自己出手教訓才能學乖,那再進一步想,乃至於打了小的出來老的,化身門派全武行都不稀奇。

可出乎他意料的是,眼前三個年輕人的態度出乎意料地好,毫無芥蒂地就誇讚起了江聞,說得他都有些不好意思。

“江大俠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堪稱我輩楷模呀!”

“正是如此,可惜我們來晚了一步,隻看見江大俠神乎其技的劍法,無緣得見其他絕學。”

“王兄、羅兄,咱們也不得妄自菲薄,還得以江大俠為榜樣,好好砥礪鍛煉才是。”

江聞被吹捧得飄飄欲仙,恍然間也明白這這個道理。像這些有可門有派的青年才俊,武功見識暫且不提,隻要不是掌門幫主的親生兒子閨女,怎麼也該要是看得順眼、說話好聽的人物。

畢竟在門派幫會之中,也講究未學藝先學禮,不懂得長幼尊卑的根本混不下去,而能帶人出門的高徒,必須呆在家裡安心、放到外麵省心,確實不大可能培養出人憎鬼厭的氣質。

作為一派之長將心比心,武夷派的三個徒弟要是有他們三人的嘴皮子功夫,自己說不得就能開開心心得多活個十年。

直到後來他才知道,麵前這三個武林門派也都是有正經產業的人家,嵩陽派在河南開鏢局武館,鐵膽莊在西北經營刀坊,青旗幫則乾脆就是長江邊上的漕幫一係。

故而嵩陽派有著北少林的拳術、鐵膽莊擅長暗器刀法、青旗幫弟子眾多、武學駁雜、都能體現出自家淵源特色。三派說是助拳而來,實則不過是被師父喚出來行走江湖、積累經驗閱曆的,江聞的擔憂純屬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說話間,三人隱隱表示應老道也是靠著和駱元通的交情,才請來這些武林同道相知,倒是讓江聞愈加地刮目相看。

隻是江聞總覺得,以這三人油嘴滑舌的腔調,怎麼總感覺不像是好人呢?

“三位少年英雄以後一定青出於藍更勝吾輩,今天相逢即是有緣,不如一同動手把這些棺材埋了吧。”

江聞嗬嗬一笑,當仁不讓地揮起鐵鍬乾起白事一條龍的工作,抽空才問起了應無謀一些好奇已久的事情。

能想出“神人守戶”辦法的人,一定比江聞還早就發現了黑眚的真身,也必然不是他自己所說的無名之輩。就像袁紫衣先前所言,嚴詠春就是因為在村裡發現前輩隱士才盤桓幾天,也不知道這位老者是有什麼過人之處。

“江大俠,老朽發現村中鬨起妖眚卻苦無對策,起先想用洪聖大王的香火鎮妖,然而鄉親們關心則亂屢屢被惑,我才讓他們搬到廟裡去住,陽氣足了自然就無懼妖邪。”

應老道很有前輩高人的作派,說話間帶著一股早已料到的意味,慷慨指點起了江山,“但是陰陽倒亂之勢已成,長久下去還是要鬨出問題,我這才肯求嚴女俠留守,我自去城中搬救兵、多多找來青壯男子前來,方能破除妖妄……”

對方的說法還是江湖上的老一套,江聞卻知道其中蘊含著某些古老的生存智慧,所謂的陽氣破妄,不過是找來些不信邪的外人,進來破壞村裡人的心理暗示,對衝黑眚的壓迫感。

如今村中的黑眚,與當年北宋國都裡滋長百年的黑眚,自然不可同日而語,若是有像江聞這樣堅定不信邪的人物出現,恐怕早就不攻自破、黯然離去了。故而這個辦法如果順利實施,想來真的可以扭轉乾坤。

嚴詠春見兩人竊竊私語,便也來到近前,參與進了談話當中。

“應前輩,此事你也無需太過介懷,若是你找到了凶手的下落,我自然會去找他討個公道!”

嚴詠春神態十分嚴肅,閒聊幾句就把話題引到了這件事情的罪魁禍首上,又談到了害死村裡青壯年的野道人,顯然不願意這件事情因道人起、也在道人身上結束。

應老道重重歎氣道“這些說到底都是因我而起,老朽又安能裝作相安無事?我那不肖徒兒之所以做此惡事,不過是想把我逼走,就像他把我從羅浮山上趕走一樣……”

兩人慢慢陷入沉默,而江聞的好奇心卻不自覺的生了出來,開始打聽起兩人口中的緣故。

應老道告訴江聞,自己本在羅浮山上結廬修道十餘年,向來不問世事,可惜遇人不淑收下了一名弟子,心生怨恨將羅浮山草廬一把火燒了,逼得他隻能隱姓埋名遠走他鄉。

他在漁村瞧見嚴詠春與碼頭惡人動手十分淩厲,起了愛才之心,但見他此時練功過度、有損真如,長期以往恐怕有早夭之憂,故而悄悄指點了些羅浮山的養生運氣的法門。

誰知消息有所泄漏,他那不肖弟子不僅咄咄相逼,還投入了平南王府麾下,尋人調查到應老道躲藏在這處小漁村中,就故意下此毒計,非要讓應無謀眾叛親離、無處可去,乖乖把手中寶藏線索交給自己。

“寶藏?徒弟?”

江聞摸著下巴說道,“我怎麼聽著如此耳熟呢?應前輩,你的徒弟該不會姓李,準備找的是南越國的寶藏吧?”

應老道麵色驟然一變,隨後長長地歎出一口氣。

“看來你們都猜到了,我也就不多做掩瞞。老朽在山中修的是‘神仙太守’鮑靚仙師的養生之術,我那孽徒也不知是犯的什麼病,某天讀過一本《太平廣記》指著崔煒故事,便說要下山找南越王墓,還說老朽故意隱瞞罪大惡極……”

聽到看書的內容,嚴詠春不由自主地瞧了江聞一眼。

他越說越生氣,拐杖重重地頓在地上,發出一聲沉悶的震動,“我早年也在江湖上行走,卻沒想過會遇到這樣狼心狗肺之徒,偷學了我一身本事還倒打一耙,毀我名聲!”

江聞眯著眼睛看著他,心裡想到的也是李行合這個人的模樣。《太平廣記》中崔煒一節的故事,講的是一個名叫崔煒的富家子意見仙人鮑姑指點,救了一條大蛇,最後誤入形如皇帝玄宮的南越王墓,還得到價值連城的陽燧珠的傳奇故事,這件事說巧不巧,正好和應老道的道統有點關係。

也不知道李行合到底是調查到了什麼,但目前可以知道他已經有點線索,並且誤打誤撞地找到了第二代南越王墓的位置。

這家夥先前說什麼給尚可喜找風水寶地,果然是個不折不扣的騙子。

然而他如果想要的是南越王趙佗墓,就沒有這麼好尋找了,晉代王範說“越王趙佗,生有奉製藩之節,死有秘異神秘之墓。佗之葬也,因山為墳,其壟塋可謂奢大,葬積珍玩。”北宋的鄭熊在《番禺雜誌》裡又說“趙佗疑塚在縣東北二百步,相傳佗死營墓數處,及葬,喪車從四門出,故不知墓之所在。”

即便到了三國時期,孫權也曾經派人來挖趙佗的墓,但翻遍了廣州,也沒能找到他的墓在哪裡,如今時隔何止千年,廣州府內外滄海桑田,李行合打的主意恐怕沒那麼容易實現。

應老道勸兩人一定要小心,孽徒傍上了平南王府勢力龐大,貿然得罪恐怕不好收場,但不管是嚴詠春還是江聞,顯然都沒將這件事放在心上,隻默默記下了這件事情。

埋完棺材之後天已經打量,被江聞牽扯進其中的船老大忙不迭帶人走脫,連三十兩的船費都不敢要,就一溜煙開著船往海裡去了,卻留下了一種疍民無處可去,便由應老道做主收留在了海邊一線,好歹給村裡壯壯陽氣。

見江聞和應老道同時倡導,章丘崗村如今傷筋動骨自然也不敢反對,江聞轉手乾脆把銀兩留給了疍民,作為他們暫且安家立身的資費,李行合估計怎麼也想不到,自己會把人藏在他的眼皮子底下。

嵩陽派、鐵膽莊、青旗幫的年輕人們奉師命幫完忙,毫不耽擱地就表示要回去複命。

江聞為了收買三人防止他們有反水的心思,順手指點了他們幾下武功,查缺補漏下頗有成效。於是三人臨走前,對江聞又是一陣吹捧,幾乎把他形容成了仁義兼具、俠氣乾雲的當世大俠,表示回去之後一定會和師門宣揚武夷派的威名。

隨著此間事了,江聞與嚴詠春父女、袁紫衣四人皆是長出一口氣。

先前江聞所說關於黑眚的事情太過離我,她們倆到現在都無法全部接受,如今放下包袱,至少可以一身輕鬆地打道回廣州府消化信息,而江聞也可以安安心心地呆著,等待城中駱老英雄金盆洗手大會的召開了。

。(www.101novel.com)



最新小说: 紅樓:割據江東,從水匪開始 貧道趙誌敬,弟子遍諸天 重生之全職太後 火影:天賦詞條,開局大筒木血統 渣男裝深情騙她十年,京圈太子上門搶人 農門悍婦,病弱相公寵妻無度 開局兩間破瓦房(美食) 侯門風華 頂級向導和她的瘋批哨兵們 被偏執將軍一見鐘情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