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任安州市主管經濟發展副市長的宋援朝最近很是苦惱。
安州市經濟上完全是一本爛賬,國營企業盈利的不到一半,剩下的一半裡全是虧損,依靠財政補貼苟延殘喘。
宋援朝很清楚他被組織安排到這個位置的意義,乾好了,乾出成績,那下一步,就是給他加更重的擔子,正式挑梁。
現如今安州市經濟發展最大的阻礙就是那一批僵化的國營企業,尾大不掉,侵占了太多的財政收入。
宋援朝不是沒有壯士斷腕的決心,他不怕挨罵,更不怕得罪人,可眼下的狀況是,壯士想要斷腕,沒有一把稱手的刀。
改革每天都在提,可還是在原地轉圈。
每個虧損企業的背後,都是成千上萬的工人,工人背後,又是一個又一個嗷嗷待哺的家庭,牽一發動全身,看不到明確的希望和光明的未來,誰也不敢動。
“宋市長,人到齊了,可以過去了。”
秘書過來通知,宋援朝點了點頭。
這次他把安州市所有國營企業的廠領導乾部全都喊了過來開會,群策群力,勢必要研究出一個辦法來。
“宋市長,我們不是不想改革,也想更新設備,升級產品,可是沒錢呐,市裡要是能撥款,我明年就能轉虧為盈!”
“宋市長,我們廠更難,那麼多職工,每天生產出來的產品賣不出去,生產還不能停,銷路方麵,市裡能不能幫忙想想辦法?”
......
會一開,都是倒苦水,講難處,要支持的,宋援朝被吵的一個頭兩個大。
“好了,大家安靜一下,你們的難處我都知道,市裡不難?財政上捉襟見肘,這麼多孩子要養,喂哪一個好?”宋援朝清了清嗓子,語氣很是親和,“大家不能都指著市裡,自己也要謀出路。”
這話一出,會議室裡安靜了下來。
所有人的表情都像是吃了一碗隔了夜的餿飯。
謀出路,要是真有出路,誰不走呢?
見所有人不說話,宋援朝想了想,聲音大了幾分說,“還是要改革,而且不能是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的小改,要直達病根的大改。”
所有人都看著宋援朝,改革這個字眼在他們心裡並不是什麼好,改革也就意味著陣痛,也有可能直接痛沒了。
“我的想法,是走承包責任製。”宋援朝看著一眾說,“把企業推出去,讓有想法的人來管生產經營,借彆人的雞,用咱們自己的窩,生自己的蛋。”
宋援朝說完,所有人麵麵相覷。
在坐的都是各廠領導,推行國營企業承包責任製,這不是在將他們的軍嗎?
會議結束以後,秘書走到宋援朝跟前,猶豫著還是說了出來,“宋市長,這個國營企業承包責任製的想法,咱們是不是應該跟李書記通個氣?”
“是要通氣,我等下就去跟李書記彙報。”宋援朝說。
他敢在會上直接提出這個想法,其實就已經猜到了書記那邊的意見。
從流程上來說,他這麼做不合規矩,可他還是這麼做了,就是想要書記意識到,這件事他非乾不可,提前表明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