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最後一棵秧禾被鐮刀放倒,也意味著今年秋收最大的一件事迎來結束。一株株稻穗在經過摔打或碾壓後,一粒粒金黃隨之掉落,彙聚成維持生命的源泉。
在顆粒歸倉前,還得讓穀粒經過陽光的暴曬,去除多餘的水分,才能保存多年,不至於發黴發爛。
於是,在蘭溪村,每一處空曠且平坦的地方,都被鋪了一層金黃的地毯,熙熙攘攘的靠在一起,顯得格外‘熱鬨’。
此時重陽佳節剛過,節日的氣氛並沒有消散,反而隨著顧家組局的宴席變的更加熱烈。
這天下午,曬穀場的穀子被提前清空,用來當做宴席的場地。為了這場宴席,大家早已提前做好了準備,宴席的座椅是各家貢獻出來的,米飯也是用的今年每家每戶新收的米。新米不僅顏色比陳米要白,做出來的米飯也比陳米更香甜軟糯,更重要的是新米有一種天然的、來自於水稻本身的清香味。這清香味是陳米所無法擁有的,時光會讓這股清香味逐漸消散。
有句俗話是新米煮飯自然香,沒菜也能讓人吃三碗。
而宴席的重頭菜則是顧家拿出的一頭豬,他家酒糟多,養的豬也多。每天吃剩酒糟長大的豬,不僅長勢比彆家快,還一個賽一個的膘肥體壯,黑胖黑胖的,油光鋥亮的皮毛在陽光下活脫脫像一個黑煤球。
隨著一聲淒慘的豬嚎,一盆熱烈滾燙的開水下去,就進入了熱火朝天的殺豬時間。
爆豬腸、韭菜炒豬肝、蒜苗回鍋肉、蓮藕燉排骨、酸菜烀豬頭肉、紅繞肉、扒豬蹄…………一道道殺豬菜隨著太陽逐漸西斜,開始逐漸端上餐桌。這些菜有的是按照當地做法,而有些則是顧亮教給顧老太他們的做法。
蘭溪村流行的是流水席,不是一次性把菜上齊,而是一道菜接一道菜的往外出,桌子上永遠隻留一道菜。這樣子做不僅可以減輕廚房做菜的壓力,更是老百姓在窮苦日子裡總結出的接待客人的最好方式。畢竟很多地方,湊一個村子也湊不出同時滿足一桌十幾道菜、一次十幾桌的盤子。
一頭豬很多部位並不能滿足蘭溪村這麼多人一人吃上一口,但是能保證到每個人都有肉吃,都有葷腥沾,所以也沒有人介意這些。更關鍵是,這場席不僅不用隨禮,還能暢飲蘭溪村最出名的‘蘭溪酒’。
吃席的都是同村人,整日裡低頭不見抬頭見的,不會拘謹,聊起來自然十分開心,而且有了酒,更是能推動這熱鬨的氣氛。
村裡人能光明正大聊的話題不多,基本就圍繞著雞鴨魚肉越來越貴、以及誰家生了,誰家有到了年齡的女娃這些東西。而談論最多的自然是這場宴會的主題,互相問一下各自今年的收成,比往年多收了多少,準備賣多少糧食。
雖然今年英王又將賦稅提高了半成,但是由於蘭溪村今年產量高,所以並沒有太影響到村民的生活。
由於稅收的影響,即使今年依舊五穀豐登,但白米的價格卻相較於去年高了一些。所以村裡很多人想趁著糧食價格貴,將自家多餘的糧食全給賣了,換成銅錢存在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