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他!
人家人才多啊!
三國中,曹魏的人才最多。其次是吳,最少的是蜀。
首先魏國的人口基數大,另外兩個加起來都不如魏國多,曹魏地處北方,曹家(夏侯家)本身就強,又挾天子令諸侯,吸收原本漢室的不少人才,與袁紹等諸侯交戰取勝以後,擴大了勢力範圍,同時又從戰敗的諸侯中進一步吸納人才,組成非常龐雜的人才庫。
魏國名將謀士不勝枚舉,典韋、許褚、曹仁、夏侯惇、張遼、曹洪、夏侯淵、李典、徐晃、樂進、於禁、張頜、龐德、文聘、曹彰、曹真、郭淮、司馬懿、郝昭、鄧艾、鐘會、衛瓘、夏侯霸等都是能排在很靠前的大將。
孫吳是江東的士族聯盟,長踞江東,也是人才輩出,但其人才來源比較單一,守土有餘,開拓不足。
吳國先是孫堅留下的程普黃蓋韓當,然後是孫策拉攏的蔣欽、周泰、周瑜、朱治、賀齊、陳武、董襲、淩操等,在孫權時期開始發亮的呂蒙、甘寧、陸遜、潘璋、徐盛、丁奉等等,比蜀國多很多。
最少的是蜀漢,基礎最弱,之前一直顛沛流離,最終也隻能是偏安一隅,而且與原駐蜀人關係緊張,到元老們紛紛退場之後,沒有足夠的新鮮血液繼續補充。
蜀國人口,人才也最少。
大將?
關張黃馬趙,除此之外是魏延、馬岱、廖化、王平、薑維、周倉,彆的再也拿不出門了。
蜀國的謀士和武將質量都比吳國好,但是蜀國的人才都偏向內政和外交。
彆的人才不說,劉禪覺得自己就要先培養一波班底,讓以後不至於無人可用。
“講武堂武選,選的是帥才,將才,若隻有武藝,隻能做一鬥將耳!”
“公子的意思是,不僅僅要求武藝,更要有謀略,有腦子。”關興眼光灼灼的看向劉禪。(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