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問題,是徐州,是關中!
至於魏國內部的問題,還是等解決了現在的事情之後,再來考慮!
“涼州的援軍,未必能夠在一兩個月內馳援過來,若是我等不舉大兵前去支援,恐長安真會被漢軍所破!”
陳群臉上的憂慮之色,就未曾散去過。
“可若我大軍離開徐州,攻伐徐州數月的成果付之一炬不說,若是汝南、南陽的漢軍發兵,豫州誰來守?我大魏龍興之地,以及諸位的族地,可都在豫州!”
像是陳群,便是出身潁川的。
而在潁川便在南陽隔壁,尤其是葉縣如今為漢軍所有,關羽若是出兵的話,那可以用迅疾如風來形容。
而一旦沒有魏軍前來支援,光靠潁川軍中的州郡兵,如何擋得住關羽?
擋不住一點。
“有舍必有得,現在便是在取舍之間了,荊州久戰,已無法大戰,況關羽在潁川已經是被教訓過一次了,這次必不敢來侵犯,而且漢國如今在北伐,安能有餘力在南陽出兵?”
漢國的國力,是遠不如魏國的,魏國兩麵開戰,尚且吃力,更何況他漢國?
“一定會有辦法的,兵卒,或許可以從司隸、冀州、並州,兗州調動。”
司馬懿苦笑一聲,說道“如今在徐州的十萬大軍中,不少便是從司隸、冀州、並州、兗州調過來的,這幾州並無多少兵卒,況且,匈奴鮮卑烏桓尚有在邊地作亂,這些異族人非是馴服之輩,必得派兵駐防之。”
像是雁門郡、代郡、上穀郡這幾個地方,那是直接與匈奴鮮卑接觸的。
匈奴鮮卑看似不堪一擊,但是其嘯聚之下,能有數萬騎兵,不可小覷之。
鮮卑人?
曹丕像是想到了什麼一般,眼睛一亮。
“或許,可以請鮮卑人去馳援長安!”
請鮮卑人馳援?
便是司馬懿覺得自己的思緒已經是足夠天馬行空了,但當曹丕這句話說出來的時候,他還是震驚了。
鮮卑乃是異族人,豈會聽命?
而且從並州到關中,這一路上鮮卑人能聽話?
沿途的百姓,豈不是要被他們劫掠了?
而且
這些異族,能是漢軍的對手?
“召異族人入中原,乃是飲鴆止渴之計,萬萬不可!”
如果鮮卑人順服的話,曹丕也不必任命田豫、牽招、解俊三人為護鮮卑校尉了。
也不用讓閻柔去做度遼將軍了。
“從高柳以東,濊貊以西,有鮮卑人數十個部落,軻比能、彌加、素利分割地區加以統領,各自有自己的地界;他們共同立下誓言,都不得把馬賣給中原人。如此狼子野心之族,焉能成為助臂?田豫等人已經是準備對鮮卑人出手了,現如今不好從此處調兵。”
司馬懿在一旁分析道“況且草原距離關中尚有千裡之遠,便是要請他們支援,那也是遠水治不了近渴。”
聽著司馬懿之語,曹丕隻好將這個誘人的念頭拋到一邊去了。
在他登基之後,北方的那些鮮卑人逐漸強盛,已經是到了可以威脅魏國邊境的地步了。
在曹丕的帝王心術看來,若是能夠請這些鮮卑人入長安,讓其與漢軍消耗,那簡直是一石二鳥的計策。
妙計!
神計!
但有時候,也不要將一件事想的太好了。
就怕這些鮮卑人到了長安之後,也是出工不出力,到時候隻顧著劫掠,拖他魏軍的後腿,那就不妙了。
“那現如今,我等該如何是好?”
無奈之下,曹丕隻能是再問這個同樣的問題。
“以臣下看來,陛下帶走兩萬精銳,會同魏國各州兵丁,應是可以聚起五萬援軍,以這五萬人,前去馳援長安,或許可以在兩個月內到達長安。”
兩個月?
那花兒都謝了。
曹丕沉思片刻,眼神逐漸堅毅起來了。
“抽調洛陽禁軍一萬,命夏侯尚、夏侯楙領兵,為援軍先鋒,先去馳援長安。張遼率兩萬人,為中軍,一個月之內,必須要到長安!”
夏侯楙之罪,曹丕可以不計較。
但是你人得回長安去!
想要逃?
朕就偏不讓你逃!
至於張遼在壽春好好的,為何要他領兵前去。
自然是因為現在魏國孫吳對峙的江淮間軍務的負責人,已經是換成了安陽鄉侯曹休了。
張遼雖然勇猛,張遼雖然忠誠,但在曹丕看來,還是不如自己人用的順暢,值得信任。
況且,曹休的能力,也不差。
曹休於曹操起兵討伐董卓時前往投奔,被稱為“千裡駒”。委任其領虎豹騎宿衛,負責自己的警衛,常從征戰。
能力在宗室之中,亦被稱善。
當然
如果現在的吳國沒有被劉禪打趴下的話,曹丕或許還不太敢將張遼調走。
畢竟吳國這種老六,沒有得力乾將防守的話,曹丕也不放心。
但是托劉禪的福,現在的吳國已經是隻剩下一口氣了,搞偷襲這種事情,吳國已經是沒有餘力了。
那張遼這張王牌,他也能拿出來用一用了。
“至於各州抽調兵卒,需在一個月內,到洛陽聽命,誰逾期了,朕便砍誰的頭!”
甚至,為了讓調兵順暢,曹丕直接任命世家子弟負責本州郡兵卒調動。
這些世家,既然在他魏國中作威作福,那麼現在魏國有難,也是要用到你們的時候了。
三道命令下去之後,曹丕看向帳中群臣,詢問道“諸位可還有什麼要說的?”
徐州這邊,隻調走兩萬人,剩下的八萬人,不管是對臧霸的圍剿,還是應付汝南、南陽方麵的壓力,都已經是綽綽有餘了。
隻不過
這樣一來,魏國前去長安馳援的力量,便少了許多。
那些從各州郡調來的兵卒,恐怕都是一些州郡兵罷了。
不是精銳之師,這五萬人,那就太少了。
“大魏能調的兵卒,都已經被調動了,現如今,便是看張郃能否守住長安了。”
能否守住長安,等到魏軍馳援,這是最關鍵的事情。
“左將軍曾為河北庭柱,歸我曹魏之後,又屢立戰功,以兩萬人守住長安一兩個月,不是問題!”
雖然曹丕心中也很慌。
但事到如今,他也隻能相信了。
長安不失,一切好說。
但長安若是丟了
想到其中的後果,便是現在是正午時分,曹丕也不禁打了一個寒顫。
長安若丟,那魏國與漢國,真就攻守易形了!(本章完)
inf。inf(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