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上一片寂靜,眾大臣們都屏住呼吸,等待著嬴政的回應。空氣仿佛在這一刻凝固了,隻有那輕微的呼吸聲在空氣中回蕩,仿佛在訴說著眾人內心的緊張與不安。整個朝堂沉浸在一種緊張而壓抑的氛圍之中,仿佛一場暴風雨即將來臨。
嬴政聞言,眉頭皺得更緊了,他將手中的奏折重重地拍在龍案上,發出“砰”的一聲巨響,嚇得朝堂上的大臣們紛紛低下頭,不敢直視聖顏。
“哼!這些災民真是不知好歹!朕開倉放糧,救濟他們,他們竟敢如此回報朕!”嬴政的聲音充滿了憤怒和威嚴,在朝堂上回蕩。
李斯心中一凜,但他仍保持著鎮定,再次躬身說道“陛下息怒。此事或許另有隱情,那些災民本就生活困苦,流離失所,可能是受到了一些不法之徒的蠱惑,才會做出這等錯事。陛下聖明,還請陛下明察。”
嬴政沉默片刻,眼神中透露出思索的神色,隨後緩緩說道“李斯,你所言不無道理。但此事絕不能姑息,必須嚴查到底!傳朕旨意,命當地官員立刻徹查此事,務必將那些作奸犯科的災民繩之以法,同時也要揪出背後的主謀,如有官員徇私舞弊,一並嚴懲!”
“遵旨!”李斯連忙應道。
這時,一位老將站了出來,他身材魁梧,滿臉胡須,聲音洪亮地說道“陛下,老臣以為,此事不僅僅是要懲治那些災民,更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函穀關外災民眾多,若不能妥善安置,恐怕日後還會生出更多事端。”
嬴政看向這位老將,微微點頭道“愛卿所言甚是。那依你之見,該當如何安置這些災民?”
老將沉思片刻,說道“陛下,可在函穀關外劃定一片土地,組織災民進行開墾耕種,讓他們能夠自給自足。同時,派遣官員對他們進行教化,讓他們明白陛下的恩澤和朝廷的法度。如此,既能解決災民的生計問題,又能穩定地方秩序。”
嬴政聽後,陷入了沉思。片刻後,他說道“此計可行,但需要妥善安排,確保各項措施能夠落實到位。李斯,此事交由你去督辦,務必辦好。”
李斯心中叫苦,但也隻能硬著頭皮應道“陛下放心,臣定當竭儘全力。”
朝會繼續進行著,大臣們又就其他政務進行了稟報和討論。而嬴政的心思卻始終放在函穀關外的災民問題上,他深知,這個問題如果處理不好,將會影響到整個大秦的穩定和繁榮。
隨著朝會的進行,嬴政獨自坐在龍椅上,望著的朝堂的文武大臣,心中湧起一股莫名的憂慮。他深知,治理天下並非易事,每一個決策都關係著國家的命運和百姓的福祉。他必須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做出正確的判斷和決策,才能讓大秦帝國長治久安,走向更加輝煌的未來。
他手中緊握著一份奏折,微微皺起的眉頭顯示出他內心的不悅。此刻,他將手中的奏折拿起,目光如炬地看向下方的馮去疾,聲音低沉而威嚴地說道“馮去疾,粥棚的粥裡摻了沙子。查的如何?”
馮去疾身著官服,麵容略顯疲憊,但眼神中依然透露出堅定和謹慎。他向前邁出一步,微微遲疑了一下,然後抱拳躬身道“陛下,已經查出了幕後之人是誰。隻是事出蹊蹺,臣覺得其中或許另有隱情,想進一步查清楚再回稟陛下。”他的語氣中帶著一絲憂慮和謹慎,生怕自己的回答會引起嬴政的不滿。
嬴政聽後,臉色更加陰沉,他猛地將手中的奏折扔向馮去疾,奏折在空中劃過一道弧線,“啪”的一聲落在馮去疾麵前的地上。嬴政憤怒地說道“被告已經招供了,你這審訊之人還在給被告開脫?”他的聲音在宮殿中回蕩,猶如陣陣驚雷,讓在場的大臣們都不禁心頭一顫。
馮去疾連忙俯身撿起奏折,額頭上冒出了細密的汗珠。他雙手捧著奏折,聲音略帶顫抖地說道“這也是臣疑惑的地方,長安路不缺錢不缺糧,怎麼會做出如此下作的事情。”他的眼神中充滿了困惑和不解,眉頭緊鎖,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
嬴政冷哼一聲,稍稍平複了一下情緒,說道“先看奏折。”隨後,他又轉向眾人,問道“公子扶蘇開設的粥棚可有作奸犯科的案例?”
這時,蒙毅從隊列中站了出來。蒙毅身材挺拔,麵容英俊,眼神中透著一股英氣。他神色莊重地抱拳說道“公子扶蘇開設的粥棚因為摻了沙子,災民每天隻能勉強果腹不被餓死。”他的語氣平穩,但話語中的內容卻讓人感到震驚。
馮去疾聽後,快速地翻看手中的奏折,臉上的表情逐漸變得驚訝。突然,他拍手道“高,實在是高!”他的眼中閃過一絲恍然大悟的神情,但又夾雜著一些複雜的情緒,讓人難以捉摸。
李斯見狀,心中充滿了好奇,他走上前從馮去疾手中接過奏折,仔細地看了起來。看完後,他的臉上也露出了疑惑的表情,皺著眉頭說道“殿下的手段確實不同凡響,隻是這奏折裡提到的和珅是誰?”他的目光在朝堂上掃視了一圈,希望能從其他人那裡得到答案。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文武大臣們紛紛接過奏折傳閱,一時間,朝堂上議論紛紛。大臣們交頭接耳,臉上都充滿了疑惑和不解。“這是挖空心思,想不出來這個賑濟災民的朝廷官員和珅是誰。”一位老臣搖著頭說道。整個朝堂陷入了一片混亂和困惑之中,大家都在猜測這個神秘的“和珅”究竟是何許人也,而這一切又與公子扶蘇的粥棚事件有著怎樣的關聯。宮殿內的氣氛變得愈發緊張和神秘,仿佛一場巨大的謎團正等待著被解開。
秋風瑟瑟,落葉飄零,在那昏暗的宮殿之中,李斯身著莊重的官服,眉頭緊鎖,手中緊緊攥著扶蘇的奏折。他緩緩踱步至殿中央,停下腳步後,猛地揚起手中的奏折,大聲道“殿下此舉,實乃用心良苦啊!殿下故意給災民的粥裡摻入沙子,這並非惡意之舉,而是有著深遠考量。殿下是要讓災民僅僅活著,不至於餓死,而不是讓這些災民吃飽後去胡作非為。”
李斯的眼神中透露出複雜的情緒,既有對扶蘇此舉的疑惑,又有一絲敬佩。他微微顫抖的手顯示出內心的波瀾,語氣中帶著幾分急切與不解“殿下啊,您可知此舉會引來多少非議?那些災民又會作何感想?”
此時,李斯仿佛看到了災區那悲慘的景象,無數饑腸轆轆的災民們排著長隊,等待著那摻雜著沙子的稀粥。他們麵容憔悴,衣衫襤褸,眼神中充滿了絕望與渴望。而扶蘇,這位仁慈而又睿智的殿下,正站在不遠處,靜靜地看著這一切,他的臉上滿是堅毅與悲憫。
李斯深吸一口氣,努力平複著自己的情緒,繼續說道“殿下,您的這份苦心,又有多少人能夠理解呢?但臣相信,您的決策定是為了江山社稷,為了百姓的長治久安。”他的聲音在宮殿中回蕩,帶著一種堅定的信念。
秋風依舊呼嘯著,吹得宮殿中的帷幔輕輕飄動。李斯望著手中的奏折,陷入了沉思。
片刻後,李斯微微抬起頭,眼神中閃爍著思索的光芒,緩緩開口道“殿下這一做法,雖在當下可能引起諸多爭議,然從長遠來看,實乃睿智之舉。若災民皆吃得太飽,恐生怠惰之心,亦或聚眾滋事,為禍一方。而如今這摻沙之粥,恰能讓他們在生存邊緣掙紮,從而激發其求生之欲,勤勉勞作,重建家園。”
他踱步至窗前,看著窗外那陰沉的天空,仿佛看到了災區那艱難的景象。“殿下之仁慈,並非一味給予,而是在困境中引導百姓自救。這摻沙之粥,看似無情,實則蘊含著對百姓最深沉的關懷。”李斯的語氣中多了幾分感慨,心中對扶蘇的敬佩之情愈發濃烈。
此時,宮殿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一位侍從匆匆而來。“李大人,陛下有請。”李斯微微頷首,整理了一下衣衫,拿著扶蘇的奏折,邁著堅定的步伐向陛下的寢宮走去。他深知,此次麵見陛下,定要為扶蘇的決策據理力爭,讓陛下明白扶蘇此舉的良苦用心。
在前往寢宮的路上,李斯心中思緒萬千。他想起了那些受災的百姓,想起了扶蘇那堅定的眼神,也想起了自己肩負的重任。他暗暗下定決心,無論麵臨何種壓力,都要為了江山社稷,為了百姓的福祉,勇敢地站出來。
當李斯來到陛下寢宮時,他深吸一口氣,恭敬地行禮。陛下坐在龍椅上,神色凝重。李斯上前一步,雙手呈上扶蘇的奏折,言辭懇切地說道“陛下,殿下之舉,實乃為了國家之穩定,百姓之安寧。請陛下明察。”陛下微微皺眉,接過奏折,仔細閱讀起來。良久,陛下抬起頭,眼中露出一絲複雜的神色。“李斯,你所言可有道理?但扶蘇此舉,確實讓朕有些意外。”李斯連忙回道“陛下,殿下之智慧與仁慈,臣深信不疑。這摻沙之粥,雖看似不妥,卻能在災時起到關鍵作用。”陛下沉默片刻,最終微微點頭。“也罷,朕便聽聽你的解釋。”李斯心中一喜,開始詳細地闡述扶蘇此舉的深意和必要性。隨著李斯的話語,陛下的神色逐漸緩和,似乎也開始理解扶蘇的用心。宮殿中,李斯的聲音回蕩著,為這個艱難的時刻帶來了一絲希望的曙光。
陛下靜靜地聽著李斯的闡述,手指輕輕敲打著龍椅的扶手。待李斯說完,宮殿內陷入了一片沉寂。
許久,陛下緩緩開口“李斯,你所言確有幾分道理。扶蘇之用心,朕亦有所感。然此事關乎百姓,不可輕忽。”陛下站起身來,踱步至窗前,望著遠方那片受災的土地,神色凝重。“朕需親自前往災區,一察究竟。”
李斯心中一驚,連忙說道“陛下,災區之地,狀況複雜,恐有危險。陛下萬金之軀,不可輕易涉險。”陛下微微搖頭,目光堅定“朕若不親往,如何能知百姓之疾苦?如何能明扶蘇之舉是否得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