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為大明太孫之尊,坐鎮大寧城中,倒也罷了。若去往草原諸部,萬一彼等起了異心,殿下豈不是自蹈絕地?”
“殿下安危之重,便是我等今日之成果,也難償其中之萬一。殿下非愚昧之人,安可行此以大博小之舉,是以斷然不可。”方孝孺道。
“殿下,希直所言甚是。”解縉也道。“所謂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斷不可如此行事。”
二人你一言,我一語,找出各種說辭阻擾起朱雄英來。畢竟在他們看來,那些人不通教化,不識禮義,見了朱雄英身份尊貴,不定就要起了彆樣的心思。
卻不想,朱雄英竟是異常堅決,趁著兩人說話間的空隙,開口道“二位先生擔憂雄英,雄英自然知曉。”
“隻是,雄英亦是朱家子孫,都到了這北疆苦寒之地,哪還有畏難怕險的道理?”
“況且,我皇祖昔日北逐蒙元,我三叔、四叔、五叔亦曾與蒙元陣前交戰,我大明諸多將士,更是與元韃子屢戰屢勝,始終不曾膽怯。”
“輪到了我朱雄英,又安有懼怕草原人的道理?”
“且,不過是去已經降服的草原部落中走一趟,又不是趟了龍潭虎穴……前些日子,五叔為了取信於西南土司,不也隻率領一二隨從,入駐水東,使得水東宋氏闔族歸心麼?”
“不過是去發個餉銀而已,論局勢,遠遠不能與五叔那時相比,兩位先生又何必如此擔憂?”
朱雄英雖如此說,但這位太孫畢竟年輕,又乾係重大,方、解二人自認為職責所在,就是不願鬆口,最後還是朱雄英想到了什麼,開口道“來時,五叔曾給我三口錦盒,言說若遇難事,可按具體事項,打開錦盒一觀……其中一口錦盒,便是備來涉足險地之時所用。”
“若有五叔妙計護佑,兩位先生應當允許雄英去走這一遭了吧?”
方孝孺、解縉二人麵麵相覷,他二人都是朱肅的學生,朱雄英搬出朱肅的名頭來壓他們,他們倒真沒理由在繼續反對了。解縉道“若是五殿下有所安排,我二人自無二話。”
“還請殿下打開錦盒,且看看五殿下有何定計。”
朱雄英遂命人去將錦盒取來,少傾,有親衛取來一口上書“涉險”二字的錦盒,朱雄英將錦盒接過,從衣領處扯出掛在脖子上的三把小鑰匙,分辨了一會後,用其中一把打開了錦盒。
隻見錦盒之中,赫然躺著一塊“周”字鐵牌,還有幾封信件。
“這是……殿下王府的令牌?”方孝孺曾在朱肅身邊呆過不少日子,自然認得這鐵牌是何物。
(本章完)
inf。inf(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