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阿紮失裡的撤走,數千被阿紮失裡征發的牧人失去了領頭羊。他們中大部分人本就已經心誌動搖,現在見阿紮失裡拋下他們不管,也就順理成章的丟下了武器,成建製的投降了大明。/br常茂立即讓後隊人馬,前來羈押看管這些降人,自己則帶著太孫朱雄英,回返大寧城中。/br路上,常茂問起朱雄英如何能動搖如此多人之軍心,朱雄英自無隱瞞,一一相告,常茂得知他們竟然在陣前搭設高台“唱戲”,以此動搖敵人軍心,不禁訝然。“這‘文藝兵’能鼓舞己方軍心士氣,倒也罷了。”/br“竟然還能影響敵方的士氣軍心?”/br“嘖嘖,這可真是……咱大明在陣前搭台子唱戲,嚇破了阿紮失裡這鳥賊的賊膽,若這事傳到應天,殿下此舉,也能算是一件奇聞了。”/br“舅舅可彆揶揄我了。”朱雄英滿麵苦笑。“還不是雄英我好高騖遠,一意孤行,想著能勸服阿紮失裡所部為己用……此時想來,如此想法,當真是幼稚的緊。”/br“倒累得舅舅你拋下軍務,前來馳援,以至於將阿紮失裡這隻猛虎放歸山中。”/br“阿紮失裡與本雅失裡合流,還不知要鬨出什麼樣的大事來……此皆我之過也。回頭合該遭皇祖父與父親責罵的。”/br“哎,阿紮失裡那鳥賊,算什麼猛虎?充其量隻算是一隻賊廝鳥罷了!”常茂擺擺手道。“若無太孫你以身相誘,還不知這鳥賊要蟄伏到幾時。現在反了,遠好過以後再反。”/br“正好把這賊廝,和那群韃靼狗賊打包做一處,到時一並解決了!”常茂摩拳擦掌道。/br“對了,韃靼部而今何在。”常茂提起了韃靼部,朱雄英這才想起問一問韃靼的狀況。/br說到這,常茂麵色略顯沉重,道:“不知,隻知曉韃靼部圍攻了北邊的全寧衛,指揮使王義前些日子曾譴使求援。”/br“不過先前我們已經重創了韃靼部,距今時日仍然未久,想來韃靼部的元氣仍未恢複。”/br“他們未必便是全寧衛的對手。等我們火速回返大寧城,再譴援軍去救便是了。”/br朱雄英沉默,從常茂避重就輕的話語中,他猜測到是因為常茂急於先救自己,這才延緩了去救全寧衛的計劃。/br隻希望確如常茂所言,救了他再去救全寧衛,仍舊還能夠來得及。/br不過,上天總是不遂人願的。/br……/br“報!國公,韃靼賊子本雅失裡、阿魯台擊破全寧衛,全寧衛指揮王義戰死,全寧衛治所烏丹城,已落入賊子之手!”/br朱雄英與常茂星夜兼程,方才回返全寧衛,常茂衣不解帶,正欲再立即點起兵馬,救援全寧衛,卻就在此時,收到了全寧衛戰敗傾覆的消息。/br大寧上下一陣大嘩,常茂麵沉似水,立即下令擂鼓聚將,商討此事。/br“……據王義將軍派人冒死傳回的戰報,韃靼大軍,至少亦有萬餘之眾,雖仍遜於鼎盛,但也遠遠超過我等此前料想。”/br“且其中,多有騎軍、鎧甲,軍械齊備,並非烏合之眾。”/br“全寧衛防禦重點多在北麵,並沒能料想到韃靼竟然會從南麵侵攻。倉促之間遭遇奇襲,遂難以抵當。”/br“王將軍重整旗鼓之後,又因對韃靼軍力有所誤判,主動出擊,韃靼偽太師阿魯台則設下埋伏,待王將軍入甕之後,全軍儘出,全寧衛遂有大敗。”/br正堂中,常升正對著沙盤,根據全寧衛方麵傳來的消息,為眾人複盤全寧衛戰敗之經過。堂中眾人皆全神貫注盯著沙盤,空氣中溢滿了沉重之感。/br“這定是泰寧衛的阿紮失裡與韃靼早有勾結,在暗中為韃靼提供錢財糧草,鎧甲軍械。否則,韃靼賊子之元氣,安有恢複的如此之快的道理?”一位將軍怒道。“該死,我大明對他阿紮失裡多有厚待,準其放牧互市,予其財貨恩德,卻不是讓他拿著這份恩德,去資助韃靼這樣的反賊的!”/br“此時說這些,已然無用。”常升麵色亦是嚴肅。“而今情況,恐怕比我等先前料想的,還要更為糟糕。”/br“阿紮失裡雖沒能帶走泰寧衛全部人馬,但我等,卻也沒能阻截住他帶著手下數千精騎北逃。”/br“想來如今,阿紮失裡與韃靼已然合流。二者若是合流,兵馬恐要直逼兩萬之數。”/br“這兩萬人流竄草原,足以對我大明在草原上的各處牧場榷場,形成極大的威脅,進而進一步的,威脅到我大明在草原上的統治根基。”/br“我大寧都司,必須想法子,將這兩萬人殲滅方可。絕不可使其複又逃竄於茫茫草原之上。”常升轉頭去看常茂。“否則,後患無窮。”/br常茂麵色難看,皺眉沉思,他也知道,現下韃靼與阿紮失裡方才合流,又大勝全寧衛,還想著取得更大的戰果,故而暫時還不會想著退卻。他所要做的,就是趁著他們還沒溜走的時候一擊斃命,想辦法直接把這隻毒蛇一杆子打死。/br但這隻毒蛇,也不是個善茬子,隻要意識到了大寧調集了龐大的兵力,他們定然是要趕緊溜回草原的。但用少量精兵突襲的戰術卻也不成,萬一因為兵少,沒能全功,一樣會讓他們遁入草原,從此成為大明的禍害。/br常茂本不是什麼智將,此時雖看到了問題所在,卻也沒有解決的方法,故而很是頭疼。/br底下,一眾將領們已經開始七嘴八舌的獻上計策。有人說再效仿一次此前的魚餌戰術,將本雅失裡和阿紮失裡給引入某地斃之;有的說阿魯台狡詐,必不會再次中計,應聯合遼東都司與和林徐家,給這群韃靼賊子一個十麵埋伏……一群人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直到最後,軍議都沒有一個妥善的結果。/br最後,常茂隻得先調一支人馬往北去,阻住韃靼部侵攻,拖延時間,而後讓人前去告知遼東都司、北平都司以及和林徐家,看看他們能否拿出什麼妥善的辦法來。/br(本章完)/br(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