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的轉折發生在某一天的夜晚。
狂笑之蝠的臉色也逐漸變得難看了起來。
當時已經臨近聖誕節,傑森的病基本好了,蜘蛛俠在做最後的聖誕樹布置,但是把所有的裝飾品都掛完之後,發現聖誕樹不夠亮,少了一些燈,顯得有些暗淡,效果不好。
但第二天就是平安夜,大多數店鋪都會關門,那個時候再去買肯定是來不及的。
於是傑森和蜘蛛俠就決定今天晚上就出門,多買點彩燈回來,好讓聖誕樹亮一點。
走在路上的時候,他們又進行了一番超級英雄和普通人之間的辯論,大概還是在說現在寧靜的時光難得,確實應該好好珍惜英雄夢什麼的,等過了聖誕節再說也不遲。
眾人能夠明顯聽出這個時候兩個年輕英雄的思想已經開始偏向於追求平凡的幸福生活,那麼其實狂笑之蝠的設計就已經達到了。
但另一個問題出現了,如果是這樣的話,狂笑之蝠就沒必要再跳過那20年的時間了,因為就這麼發展下去,劇本走的也是對的。
青年英雄因為耽溺於享樂放棄了英雄夢,人到中年遇上災難才幡然悔悟,這前半部分進行的很順利,但一直這麼下去就行了,調時間乾嘛呢?
眾人都知道,這種屏幕一黑20年後算是比較低級的處理手法,電視劇中都不太常用了。
就算要用也必須得是合乎邏輯的情況下,就比如男女主分手,各自度過了10年時間,這10年時間不是戲肉,觀眾們想看的不是他們兩個分開的時候是怎麼生活的,更想看他們重逢之後的破鏡重圓。
所以這段劇情就隻能跳過,否則就會導致劇情太水沒有重點,也會導致收視率下降,那麼屏幕一閃跳過時間就是比較好的選擇。
但如果導演本身是想展現破鏡重圓,觀眾們也想看破鏡重圓,男女主分開心碎之後,各自描寫他們在之後的生活當中有多麼難過,屏幕一晃,10年過去,兩人結婚了,破鏡重圓的過程跳過了,你就看這導演挨不挨揍就完事兒了。
狂笑之蝠所設計的本身就是青年到中年時期英雄們心路曆程的轉變,雖然中年時期的幡然悔悟重要,但是你也不能不給我們看青年時期的觀念轉變啊,這電影是拍啥呢?
傑森之前一直在生病,頭腦不清楚,人在虛弱的時候會比較渴望平靜的生活很正常,這種屬於特殊情況下的特殊想法不具有普適性。
之前彼得也一直在被霸淩,他也處於一種並不正常的生活狀態下,這個時候他的某些觀念會有扭曲也是正常的,不具備足夠的說服力。
而且他們兩個本身都是比較孤僻的人,周圍沒有一個正常的社交環境,他們所做的選擇是他們那個時候隻能做的選擇,沒有彆的選項給他們選,所以他們呈現出來的狀態隻能是那樣。
這種情況下的轉變不叫自我認知,而叫被社會和命運推著走。
但是現在好了,兩人都擺脫了以往的環境,一個可以暫時不考慮創傷累累的過去,一個終於有了夢寐以求的強大力量,兩人還互相陪伴,建立了新的關係網,終於有了正常人的生活。
然後因此他們也終於開始有餘力去思考未來的道路,像絕大多數的普通人那樣去站在一個路口做出選擇。
他們也正在討論這事兒,並且觀點不完全統一,也都還在糾結、猶豫、迷茫。
然後哢嚓一下,這過程跳過了,他們選完了,選的就是電影主旨要突出的那條路,這不是鬨著玩嗎?他們為什麼這麼選?憑什麼這麼選?
你導演辛辛苦苦的設計一係列的劇情衝突,讓他們兩個置身於普通人的環境中,變得更像一個普通人,不就是為了讓他們在討論選擇的時候更能引起普通人的共鳴嗎?
讓作為普通人的觀眾去有一種“我覺得他是對的,因為我當時也是這麼想的”、“我覺得他不對,因為我當時是這麼認為的”的感覺嗎?
隻有讓觀眾在他們身上找到共鳴,推及自身才能引發觀眾的思考,哪怕他們最終做出的決定和觀眾們不同,起碼也向觀眾展現一種新的可能。
結果,直接把思辨這一段給跳過去了,兩人都做出了某種選擇,這會讓人覺得這不是角色的選擇,也不是觀眾的選擇,是導演的選擇。
是導演拿個大喇叭循環播放“這條路就是對的!這條路就是好的!不管你們再怎麼討論,再怎麼思考,一定都會走上這樣一條路!”
觀眾討厭被代表。
而且這也與劇目的初衷不同,狂笑之蝠把傑森這個真人弄進來的目的就是為了證明青年英雄也會被安穩幸福的生活所腐蝕,最終放棄理想與夢想。
你要是直接把他為什麼放棄這一段跳過,直接控製著他失憶並做出這個選擇,那乾嘛不直接捏一個完全受你控製的劇情人物呢?
在場的眾人總感覺狂笑之蝠蠢,但也不一定能蠢到這個地步吧,這麼明顯的前後矛盾,難道他都看不出來嗎?
顯然,這其中還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