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儀殿內。
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六部的主要大臣,全都集中在一起。
李世民召集群臣,便是商議王剪關於東突厥那塊地盤的安置問題。
王德舉著王剪寫的奏疏,和參會的大臣念了一遍。
接下來就是大臣們一條條討論定奪。
因為牽涉太大,需要商定的東西太多,這場會議一直討論了三天,才最終完成。
“哎,真累。”
“拿著這丁點俸祿,乾著一大群人的活,這逼官當的真沒意思。”
“看來還要繼續搞些能乾的人進朝廷幫忙,這麼忙下去,遲早短命。”
離開兩儀殿的時候,王剪在心底罵罵咧咧。
這次商議,說是群策群力,可很多有爭議的地方,還是要他想出折中的辦法。
特彆是激勵大唐百姓遷移過去的政策,明明是戶部的問題,最後變成了他的活。
回到縣侯府,王天五跟他說了一個好消息。
“侯爺,第一季番薯已經成熟了!”
“我隨機挖了幾顆番薯,畝產估算有三千多斤!”
栽種了將近四個月,第一季番薯終於可以收獲,王剪鬱悶的心情也好了一些。
“明日上朝,我就向陛下說這個事,等下朝後百官一起去挖番薯。”
“你帶屯田司的弟兄提前做好準備,挖番薯的工具、秤都要準備好,而且數量要多準備一些。”
“還有,備齊筆墨紙硯和桌椅,到時候陛下可能會題字。”
王剪生怕王天五準備的不夠充分,於是小聲叮囑他。
番薯在大唐雖然不是第一次收成,但在李世民和百官眼中,卻是第一次。
這可是頭等重要的大事,馬虎不得。
“侯爺放心,我現在把要準備的東西先整理出來,明日趕早就去安排。”王天五臉色嚴肅地點了點頭,隨後轉身往偏院走去。
王天五真的很適合混跡朝堂,腦子靈活懂得變通,而且和上下屬的關係處的很好。
王剪打算把他扶持起來,以後執掌屯田司。
晚宴過後,王剪和薛仁貴幾人,聚在花園的亭子下煮茶聊天。
“兵部找你們連開幾天會議,都在聊啥?”王剪好奇問道。
這幾天,除了李世民召集重臣商議,六部的人自己也召開會議。
薛仁貴朝王剪解釋說道。
“二哥,這次兵部召開會議,主要商議戰後調防問題。”
“吐蕃、回紇、靺鞨諸部、契丹和高句麗等國家,雖然派遣使者向大唐臣服,可據兵部探子傳回的消息,他們都在邊境屯了重兵。”
“因此兵部決定在河北道、江南道和隴右道增兵,監視這幾個國家的動態。”
這些對手,要麼驍勇善戰全民皆兵,要麼地勢險要易守難攻。
隨便拎一個出來,都能和大唐過兩招。
“你們幾人怎麼安排?也隨軍過去駐守麼?”王剪有些擔心道。
二蛋和薛仁貴,現在都是中郎將,正四品的軍中實權人物。
許虎是正五品左郎將,席君買是果毅都尉,也有統兵之權。
就連馬大勇和馬成才兩個校尉,都是基層軍官的扛把子。
“我們不用去守邊關,不過要去各州道上任。”薛仁貴搖著頭說道。
接下來,王剪把他們幾人的去處,都了解了一遍。
二蛋被調去瀘州,協助師傅程咬金掌軍。
許虎被調去襄陽,在師傅尉遲恭手下做事。
席君買調去並州,協老師李績掌管府兵。
馬大勇運氣好一些,竟然回絳州老家任職,而馬成才則主動請纓,去玉門關駐守。
“成才,你怎麼想去玉門關那等不毛之地駐守?”王剪疑惑問道。
東突厥被滅,玉門關也撈不到戰功,而且又荒蕪,去那裡豈不是找罪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