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中書令和戶部尚書在官職品階上都是正三品,但是從權力上看,二者之間的差距非常大。
因為戶部尚書雖然掌管戶部,可上麵還有中書省管著,尚書左右仆射屬於直屬的上官。
反之中書令則不一樣,中書令是中書省的主官,往上便是李世民這個皇帝。
除了這一點,中書令還有參政議政的權力,而尋常的六部尚書往往都沒有這個權力。
譬如禮部尚書豆盧寬、工部尚書段綸和刑部尚書李道宗等人,他們基本都沒有參與過宰相會議。
不能參加宰相會議,也意味著他們並不是權力最核心的一小撮人。
王剪還是擔任禦史大夫的時候,就有參政議政的權力,後麵升任為戶部尚書,李世民有大小事更是隻找他商議。
因此王剪在百官之中,屬於能呼風喚雨的存在。
李世民接著說道“諸位愛卿,因為荊王李元景被貶為庶人,現在分封遼東七國的藩王便少了一個。”
“你們認為哪一位王爺或者皇子,能夠頂替上去?”
按照他們先前商議的一眾藩王,一共定了5個王爺和5個皇子。
5個王爺為河間郡王李孝恭、刑部尚書李道宗、魯王李元昌、荊王李元景、周王李元方。
而5個皇子為楚王李寬、蜀王李恪、越王李泰、燕王李佑、梁王李愔。
現在李元景被貶為庶人,接下來也會被李氏宗親踢出族譜,因此他徹底沒有被封為藩王的機會。
高士廉沉聲說道“陛下,臣認為彭王李元則德才兼備,且年紀也比較符合,可頂替李元景成為藩王!”
彭王李元則乃是太上皇李淵的第十二子,其母雖然是王才人,但是其家族底蘊也比較強大。
除此之外經曆了李元景的這件大事,挑選藩王也就不能單單看他們背後的家族勢力,更要看他們對朝廷的忠誠度。
如果派遣荊王李元景這樣的人去當藩王,不出意外他們肯定會把封地建成一個國邦。
以後建設的繁榮昌盛後,說不定還會跟朝廷對著乾。
長孫無忌、房玄齡、魏征和溫彥博四人眼神一亮,他們一齊附和道。
“臣讚成彭王李元則為藩王之一!”
當前遼東七國的疆域,可以說千裡荒無人煙,正需要人去治理。
這幫大臣覺得朝廷都是派皇室宗親去當藩王,換誰去都是一樣,反正他們也沒有什麼利益可圖。
“彭王李元則?”
李世民在心裡默念了幾聲,腦海中也想到了那個溫文爾雅的少年郎。
思考了數十息後。
李世民當即拍板說道“既然諸位愛卿都舉薦彭王李元則,那就由他代替李元景成為其中的一個藩王吧!”
不管是李元景還是李元則,他們二人跟李世民的年齡都差了十餘年,彼此之間溝通並沒有多少。
對李世民來說,這些弟弟們老實本分還好,如果在封地瞎胡鬨,那他也隻能為了江山穩固而大義滅親。
一眾大臣再一次朝李世民躬身行禮道。
“陛下聖明!”
緊接著李世民和幾個大臣又聊了一些封地的規劃,以及10個王爺和皇子的封地安置問題。
總的來說,新打下來的遼東七國疆域,適合大麵積耕種的就那麼一小塊平原。
絕大部分的大山和丘陵,並不適合耕種和牲畜的養殖。
而在商議中,李世民明確說了自己的意見,那就是把皇子安排在土地平肥沃的土地。
至於那5個王爺,就把丘陵和沼澤等地,劃分為他們的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