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老師,我再給您發第二段。
人之所以有些價值感,以至於不懼怕死亡,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認為生命可以在後代身上延續下去,精神和文明能夠向下傳承,人類才能得以繼續生存和發展。如果被告知,人類必定會陪同宇宙走向滅亡,哪怕這種事要發生在億萬年後的將來,那麼人類還是生活在殘酷的毀滅倒計時中!
怎麼辦?還有一線希望嗎?送走朋友後已經夜深了。我默默地望著天宇中的星星,久久不能平靜。
夜風將我的頭腦吹涼了一些,我開始重新思考這些問題。這時,我想到了“不識廬山真麵目,隻緣身在此山中”這句話。心想:假如我能跳到宇宙之外,再回過頭來看,是不是能找到新希望?
可是宇宙之外又是什麼樣子?我在屋中來回走著,最後還是披上衣服,跑到網吧裡查資料去了。然而關於宇宙之外的資料,實在是匱乏。科學家們很少有把思路放在宇外的,他們大多在用許多“維”去看宇宙。
於是我又努力去想“維”,我很佩服科學家們,他們竟然用自己三維的腦袋想通了那麼多維的事。自己勉強想通了一星半點四維空間,五維以上就難倒我了,更彆提最新發展出的十幾維。
鬱悶啊!有時候,我覺得“維”是科學家們用來作弊的,就像從前人們總把想不通的事推給上帝,現在呢,再拿上帝說事兒就不太好意思了,於是就多出了不少“維”來。因為我發現“維”這東西,總是在科學家們遇到實不可解的問題時才會出現,而且還越來越多。
還從根兒上說起,那就是四維。百度詞條上說:“根據愛因斯坦的概念,我們的宇宙是由時間和空間構成。時空的關係,是在空間的架構上比普通三維空間的長、寬、高三條軸外又多了一條時間軸,而這條時間的軸是一條虛數值的軸。”
這麼說來,四維的說法和眾多的理論或假說一樣,也僅是對宇宙的一種描述而已,都存在於人的頭腦之中,沒有宇宙官方給加蓋公章來認可它。在四維的概念中,空間是實的,長寬高有著實在的意義,而時間是虛的,它和另三維完全挨不上邊兒。好像我們向愛因斯坦買一斤土豆,他給了我們三個土豆外加一個包子,正好是一斤。一開始沒人明白這是怎麼回事,但現在大家都習慣了,知道它就是一斤土豆。
我覺得時間這個“虛軸”不能加入到空間的維度中去,成為所謂的四維空間。我也不願意看到更多“維”的出現,“維”隻能讓我暈頭轉向。如果將來科學上宣稱,宇宙實際上是由二億四千五百萬個維度構成——這還讓不讓人活啦!
所以,我們還不如把愛因斯坦交給的土豆和包子分開,重新定義一下這一堆材料。把時間從“四維”中拆出來,給它安個更合適的名目,讓它依然能發揮作用,不同樣能描述事物嗎?
需要說明的是,我對科學上那些真正拋棄了名利、一心探索宇宙奧秘的學者們還是滿懷崇敬的,特彆是愛因斯坦,直到他去世時,還拿著筆記本在思索。隻因我想不通他說的引力的來自扭曲,又不喜歡“維”,才在此大發謬論。反正咱是無知者無畏,敢想者有理。
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
作為杞人的後人,我充分地繼承了祖先的想象力,想來想去,想出來一個假說,取名“海中的蘋果”。什麼意思呢?是這樣的:(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