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原理原則很好講,可是涉及到動態把握,就很難教給彆人了。倒不是想藏私,而是真的沒辦法教,因為一旦說出來,那就成了靜態的理論,既不動態,也不靈活了,下次你遇到這樣的事,照搬照抄也許就是錯的呢!這全靠個人的悟性。知識理論方法啥的都能教會,可這悟性卻是教不會的。
這樣吧,既然咱們又提到了孔子,那就說幾個孔子的故事,你細細品味應該如何動態把握天道原則,有了天人之心,再升天人之境就容易了。
易:好的老師。
米:孔子的一生跌宕起伏,在魯國當大司寇的時候也挺闊的,那時孔子並沒有搞什麼艱苦樸素,有條件了就講優雅、講格調、講禮儀,《論語》中記載,孔子是個琴道高手,聽韶樂能三個月不知肉味,他對飯菜也極講究,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食物不合格、時間不合適都不進食。
孔子也窮過,周遊到陳國時絕了糧,飯都吃不上,什麼精啊細啊,什麼“失飪不食、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統統講究不起了,可他說君子寧可固守窮困,也不能像小人那樣為非作歹。窮的時候就吃粗食,乾喝白水,彎起自己的胳膊當枕頭,也樂在其中,決不貪圖不義的富貴。
說到這裡,你有所感悟嗎?
易:我覺得孔子心中有天道,能準確判斷是非對錯,不違天道、不影響他人的事情可以儘情做,有違天道的事堅決不做。
米:嗯,那你再聽聽這兩件事。
《呂氏春秋》記載,魯國一條法令,凡是贖回在彆國當下人的魯國人,官府可以報銷這筆贖金。孔子的學生子貢很有錢,有一次他贖回來一個人,但沒去官府報銷贖金,這件事從常理上來說,是做好事不圖回報,是品德高尚吧?可是孔子把子貢痛批一頓:
“你充什麼大瓣蒜啊!贖了人卻不去領錢,這是開了個壞頭!你以為彆人都和你一樣不缺錢嗎?彆人贖回來了人,因為你這個道德標兵擺在那裡,還好意思去報銷費用嗎?這樣一來,誰還願意給咱魯國往回贖人?”
還有一件事,孔子的另一個學生子路救了一個落水的人,人家送了一頭牛作為答謝,子路收下了牛,孔子很高興,說這下子魯國人一定會勇於救落水的人了。
你能從這兩件事中分析出孔子的是非觀嗎?
易:孔子的是非觀顯然是異於常人的,他擅長從他人的角度,從長遠上看待問題,而不是囿於傳統的善惡觀念。
米:你試著從功德的角度談一下這個問題。
易:好的老師。子貢贖人和子路救人都是做好事,是有功德的,但子貢贖的人和子路救的人之間,沒有必儘的責任義務,在這種情況下,收不收回報都無關功德了。但是不收回報,會在客觀上產生道德綁架的效果,這就使彆人心生怨念,天道對怨念進行評判,認為子路和子貢不收回報的行為不利於人們之間長久地互助合作,結果就是子路和子貢今後會因此不斷地失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