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兒媳婦前後腳的坐月子,五個奶娃娃需要照顧,於長樹和於老太兩人那一年忙的不可開交。
等兒媳婦出了月子後,沒幾個月,又有了好消息。
這本是大喜事,但老兩口臉上笑著,那時心裡已經開始發苦。
家裡的活,地裡的活,多的忙不過來。
五個兒子都要分心的照顧自己的小家,老兩口不僅要承擔起家裡的吃食家務,還得管著地裡,累的連連暴瘦。
五個兒媳婦,也就大兒媳嫁進來早兩年,但有了好幾個妯娌比著,這不甘落後。
人家踹二胎,她就踹三胎,她這一胎比彆人還要厲害的是雙胞胎。
這下家裡又迎來了六個清一色的女孩,原身在女孩中被夾在了中間,並不起眼。
於長樹兩口本就身心疲累,這幾個女孩的到來,並不受他們的歡迎。
老兩口的態度在這,四房和五房兩個兒媳婦敏感察覺到,爹娘的不喜,就默默的減少了存在感。
大房、二房還有三房,自然也是感覺到了,隻是他們以為成了爹娘重男輕女。
接下來的兩年,大房家又添加一女,二房如願迎來了個龍鳳胎,三房同樣又得了一個女兒。
老兩口已經心累,這幾年光是管著這家中的一地雞毛小事,地裡的收成並不好。
支出大,收入少,家裡很快就拮據了起來。
幾個兒媳婦這幾年光剩下奶孩子坐月子,地裡的幫不上忙也就罷了,每天在家中也是各種的爭風吃醋。
都是一塊進門的,都比量著,誰都不想吃虧。
就連一開始內向的小兒媳,也被幾人帶動的整日盯著其餘幾家,一旦有了偏差,也跟著出來鬨一鬨。
早些年村裡的人,都羨慕著於長樹家。
後麵看見他家熱鬨成這樣,也都看起了笑話。
再後來二房添了一個女娃,三房添了一個男娃。
終於逼得老兩口站了出來,不讓生了。
這才止住了大家的心思。
家中幾個孩子相差的年齡都不大,基本是一起長大。
消停了幾年,家中的大人也終於可以好好的管著田地裡,好好過日子。
隻是家中的嘴多了,田地還是那些,終歸是回不到從前那三天兩頭有一頓葷菜的時候。
況且還有個需要讀書的孩子,這又是一大筆的花銷。
幾房的兒媳婦,本來也想讓自家的大兒子去讀書,可是家裡有這麼多的男娃,根本供不起。
於長樹拒絕後,四家的人都有些不服,但也隻能憋著。
事實就擺在眼前,本就是農戶,確實供不起。
這幾年家中的大事沒有,小事卻一堆。
三年前,四房沒防住,又添加了一女兒,讓家中鬨了一通。
之後的日子,各家孩子長大,矛盾也在增大。
今年家中大房的長子下場去參加童試,全家人都抱著期望,畢竟跟著秀才學了十年,就算是榆木也得開了竅吧!
結果就是運氣差了些,差一名他們家就出個童生了。
於長樹覺得大為可惜,縣試都過了,就是沒通過府試,差了這一點,他想著明年再來。
結果家裡人,卻鬨開了。
二房到五房這四家的大兒子,今年已經有十歲,還大字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