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之間的隔閡不少,不過最後還是在張逸美的主動下,走到了一起。
臨近過年,部隊這邊也給放了幾天的假期。
雲曦和王飛鵬買了一些特產,坐著火車回了老家。
這半年不見,兩家人明顯感覺雲曦變好看了不少,不由誇讚王飛鵬會照顧人。
家鄉的變化也不小,電線已經安裝到了他們的村子。
現在村裡有了電,電線杆上安裝上了大喇叭,有的人家也安上了燈泡,晚上打開燈,屋子中的一切照得明亮清晰。
他們回來後,在王家吃了一頓飯,王飛鵬覺得媳婦一定想娘家,當天兩人就去了響馬村。
馬家就她一個女兒,這些年兩口子沒少被村裡人說絕戶。
但兩口子不在乎這些,照舊隻要一個閨女。
如今要過年了,閨女直接帶著女婿住到了娘家,婆家也沒說什麼,讓村裡不少人閉了嘴。
今年的日子,比往年好過很多,除夕這天的晌午,黃麗琴早早的就在灶台上的鐵鍋裡,燉上了雞肉塊。
今年是閨女嫁出去的第一年,沒想到小兩口願意回家跟他們過年,這讓夫妻兩人都十分高興。
雲曦跟王飛鵬之前也討論過這過年的事。
他們兩家的孩子都不多,等王蘭英嫁出去後,過年也單調不少。
雖然過年都是祖孫幾代一起過,但每家都有小輩在,他們家沒有也會孤單。
最後兩人定下,以後每年的除夕和初一不講究彆的,到時候就在兩家各過一天。
新年的這幾天過的很快,哪怕過了初一之後的幾天裡年味依舊濃鬱。
給親近的人家拜年是這邊的習俗,王飛鵬帶著雲曦也去認了好幾家的親戚的門,到了初五收拾好行囊返程,這個年也就過完了。
開春後,又要開始播種。
雲曦那第一年種出的農作物,早已經被農科院的人取走了樣本。
因為她當初種的地少,最後雖然豐收的產量高很多,但也不算顯著,這消息就沒被擴散出去。
今年上麵直接給她多撥過來了十畝良田,就用她第一年的種子,再試驗一茬,若是照樣豐收,那可是利國利民的大事一樁。
王飛鵬這邊也被特批,讓他可以帶著人來幫忙乾活。
能經常跟雲曦在一起,這人每天情緒高漲,走路的步伐帶飛,還能讓人看出他心情不錯。
把種子種下後,這片田地,就被圈了起來,放了禁止外人隨意踏入的警告牌。
好幾位搞農作物增產研究的專家們,經常過來查看一下進度。
倒是這塊土地的主人雲曦這邊,對此並沒有太多的動靜。
她每日在家會看看書,寫寫字,閒下來還出了一份怎麼增產的報告。
就算到時候種子被推廣出去,在一些貧瘠土地上,照樣也會減產。
為了減少這些不必要的損失,到時候這個養地的方法,也需要推廣出來。
幾個月的時間,地裡的糧食成熟,不管是雲曦這邊,還是農科院那邊,都是和之前那般的大豐收。
糧食收割稱重後,消息就被一層層的遞了上去。
:..00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