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將近,府衙後院送禮的人,突然多了起來。
張如剛一早起來,就去府門旁立了一個牌匾:不收禮!
府衙會客廳內。
趙同知來向潘小安詢問,節日福利的發放情況。
潘小安問他,往年是怎麼規定的?
趙同知就給潘小安遞上來一個表格。
這表格很詳細,從各級官員的獎金,再到羊肉的斤數,魚的條數以及一些生活物品等等。
潘小安粗略看了一眼,便問趙同知,“這需要多少銀錢?”
趙同知倒是準備充足。
他便又給了潘小安一張條子,上麵寫著府衙損耗采買:紋銀一千二百五十六兩三錢。
看著這有整有零的數字,潘小安又問,這筆錢從哪裡出?
趙同知嗬嗬一笑,“潘大人,你這話問的。當然是從府庫裡出啊!”
趙同知這些日子,已經對潘小安沒有了敬畏。
他查出潘小安隻是鳳凰郡上的一個小農民。
也從高太尉那裡得來消息。知道潘小安是靠著,穿白虎皮獻七彩彌勒得的這個職位。
“幸進小人”趙同知對潘小安也是這四個字評價。
所以,他現在對潘小安說話,便沒有先前那般客氣。
“府庫裡還有多少銀子?”潘小安問。
趙同知乾笑幾聲,“一文沒有”
他想看潘小安吃驚的表情。但潘小安的麵色如常,讓他感覺有些失望。
“哪用什麼發?”
“劉趕三想要繼續做鹽場管事。他願意出一萬兩。”
潘小安不解,他問道:“鹽場管事不是應該由鹽鐵司管嗎?
這官員也需要咱們府衙同意嗎?”
潘小安對這些體係裡的事情是真不懂。
趙同知眼含嫉妒的看了潘小安一眼,“還是要知府大人寫推薦信啊!”
潘小安便明白了。
怎麼說這裡也是自己主政。問問他的意見還是必要的。這也是一種尊重吧?
“大人的意思呢?”趙同知問。
潘小安沒有接話,“府庫要有多少銀錢,才能算是收支平衡?”
趙同知弄不明白潘小安話裡的意思。
但這些事都歸趙同知管,他也不能說自己不知道吧。
“若是不算蔡知府乾的這一任,需要八萬兩。”
潘小安知道趙同知還有下文。
趙同知現在對蔡昆恨的牙疼,便氣憤的繼續說:
“若是算上蔡昆這一任,需要十五萬兩。”
他見潘小安麵色依舊平靜,不由嘖嘖稱奇。
“糧庫那邊可還有糧食?“潘小安這思路也是天上一腳,地上一腳。
趙同知有點跟不上。
“糧庫?糧庫的糧一直都在啊!”
潘小安看著趙同知。
趙同知有點受不了潘小安的目光,眼神躲閃的說:“怕是也要十萬石吧!”
趙同知說完以後,心裡也有點慌。他甚至對自己孟浪的行為,感到後悔。
他以為自己可以把潘小安隨意拿捏,所以說起話來才肆無忌憚。
但看到少年銳利的目光,他突然感到害怕。
“我想修一條從羅山到嵐山的路,你可有辦法?”
趙同知再次疑惑的看著潘小安。
“你這人怕不是有毛病吧?這修路得多少錢?”
“大人,這可不是小事。”
潘小安點點頭,“我自然知道。你久在東夷府,富商巨賈可有相熟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