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善祥低著頭回應“奴婢做了些點心想送給太孫。”
“哪兒,拿過來嘗嘗。”
胡善祥在皇宮之中待了十年,做點心的手藝自然沒得說。雖然隻是簡單的綠豆糕,卻是甜而不膩非常好吃。
“今天吃了你做的點心,也得有所回報。”王霄拍了拍手起身準備離開“以後有誰欺負你,儘管來找我。”
“胡尚儀。”王霄看向一旁低著頭,臉上已經沒有了笑容的胡尚儀“這小姑娘不錯,你要多照顧她。”
“是。”
等到王霄離去之後,笑容可掬的胡尚儀頓時沉下臉來“你想乾什麼?”
胡善祥收拾桌子“太孫與我有救命之恩,我隻是想要報恩。”
“報恩?”胡尚儀明顯不相信“你當我是瞎的?我告訴你,以後少往太孫身邊湊!”
“是。”
低著頭的胡善祥低聲應了一句,可她的目光之中卻是滿滿的不甘。
雞鳴寺位於雞籠山上因此得名。
雖然名字聽著俗氣,可卻是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那段時間可以算得上是佛門在華夏最為繁榮鼎盛的時段。
隻是,救苦救難逐漸演變成了享受錦衣玉食,用銅建廟鑄鐘,占據大量田產還不交稅。甚至還乾出了逼迫皇帝出家,讓文武百官們掏錢來贖買皇帝這種駭人聽聞的事情來。
後期不少皇帝推動滅佛,完全是被他們給嚇到了。
此時的雞鳴寺裡住著一位天下聞名的大和尚,他叫姚廣孝,法號道衍和尚。
姚廣孝智謀出眾,善於揣摩人心。
朱棣之所以下定決心發動靖難之役,很大程度上就是受了他的影響。
這是一個聰明人,靖難之後拒絕了朱棣的封賞隻在寺廟中念經。反倒是得到了朱棣的看重,遇到重大事件都會來找他商議。雖然沒有任何正經的官職爵位,可卻是被世人稱之為黑衣宰相。
朱棣這次過來見姚廣孝,就是為了自己幾個兒子明爭暗鬥的事情心煩。
“老和尚,你說誰做太子好?”斜依在臥榻上的朱棣漫不經心的詢問。
“太子就是太子,何來誰做太子一說。”姚廣孝悠然自得的下著圍棋“陛下若是心中不定,喝杯茶就是。”
“這是一杯茶能解決的事情嗎?”
“哈哈哈哈~~~”姚廣孝笑而不語,一副世外高人的風範。
王霄邁步走了進來,姚廣孝給他使了個眼色。王霄上前行禮,拜見朱棣。
送你一個現金紅包!
“你不好好辦事,總往我這裡跑什麼。”
王霄開口“還是上次說的建製糖坊的事情,那銀子還沒著落呢。”
“哼哼。”朱棣斜著眼睛看他“要錢去找太子爺,彆找我,我可沒錢。你這首詩做的不錯,我很高興。起來吧。”
“太子爺和漢王爺來了沒?”
王霄笑著起身“他們在外麵認錯。”
朱棣掂了掂腳,從臥榻上起身向外走“他們有什麼錯,說來說去都成了我的錯。跟我來。”
因為爭奪太子位的事情,朱棣狠狠發作了一通。之後借著王霄送來的老虎帶崽圖下了台階。
此時來到雞鳴寺前院,對著太子與漢王說教了一番。
之後當著眾多文武百官的麵讓漢王替他背黑鍋,表示自己從未說過‘世子多病,汝當勉勵之’的話。
這話的確是朱棣對漢王說的,可也就是因為這句話激起了漢王的奪嫡之心。
此時朱棣為了穩住大局,親口推翻了自己的話不說,還要漢王來抗這個黑鍋。同時也是對他暗害兄長的懲罰。
一旁的王霄冷眼旁觀,看著怒氣聚集仿佛在頭頂上形成黑雲的漢王咬著牙怒吼‘皇帝沒說過,是我胡說八道!’
“看來應該就是這個時候,讓朱高煦下定了把老頭子一起乾掉的決心。這可不僅僅是替皇帝背黑鍋,當著文武百官的麵說這番話,就意味著從法理上斷絕了朱高煦搶奪太子位的合法性。”
王霄的目光看向朱棣,這位殺伐果斷,創紀錄的誅殺方孝孺十族的帝王太過於鋒芒畢露。與他這三個兒子比起來,反倒是在小動作上略遜一籌。
或許是因為朱棣十餘歲的時候就跟隨常遇春上陣殺敵,處理任何事情的時候都想著以大勢壓人。直接用無可匹敵的力量平推過去。
至於他的兒子,漢王朱高煦看似大大咧咧武夫一個,實際上暗地裡的小動作猶如棉花裡的針一樣讓人不知不覺就中招。
而趙王朱高燧,由始至終都是隱藏於黑暗之中的角色。他實際上並沒有參與奪嫡的能力。朱高燧自己也知道這一點,所以他是最堅定的漢王黨。
最後就是那位太子爺朱高熾,彆看他好似彌勒佛似的。可內心裡卻是跟明鏡一樣什麼都能看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想到這裡,看著不遠處麵對皇帝唯唯諾諾好似受氣包似的太子爺,王霄咧嘴無聲的笑了起來。
“這一家子,沒一個是省油的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