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讀書人可不在乎什麼華夏蠻夷的,隻要給官當就行。
沒看到每次蠻族入侵的時候,衍聖公都是第一個跪的。咱們這些做小弟的跟著老大跪,那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臉麵這種東西,哪裡有銀子來的重要。
這裡有必要說一下明朝的士紳。
所謂士紳其實說的並非是各地的地主,而是指的那些曾經做過官,之後辭官還鄉的那些人。
依照華夏特有的一個地方出身的同鄉,科舉時候一起上榜的同年,拜入同一個座師門下的同窗等等關係。
這些人辭官回鄉了,依舊是有著足夠的人脈關係和影響力。
依靠這些關係,他們在當地自然而然的就成為了貴族階級。
再加上朱元璋發布的那個允許讀書人免交田稅的命令。隨著時間的推移,士紳們占據的土地越來越多,朝廷的收入就越來越少。
他們掏錢讚助那些年輕的讀書人,一旦他們中舉做官就會回報維護讚助他們的士紳。
而等到這些人退休之後,也是學著前輩們的手段接著循環。
兩邊這麼一合作,大明的滅亡也就指日可待。
王霄想要解決這個問題,一個方麵是要開民智,讓學習知識不再被讀書人所壟斷。
另外一個方麵就是,把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吸引到海外去。
王霄表達出支持下西洋的意願後,文臣方麵有些著急。
好不容易熬死了朱棣那個天殺星,又來了個這麼年輕的王霄。他們想要賺大錢,要等到哪一年去?
文臣們開始認真的考慮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最簡單也是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讓王霄沒辦法登上那個位子。
鄭王突然之間受到了重視,來往的不再是之前那些六品以下的綠袍小官。逐漸開始有穿紅袍的大人物隱晦的與他來往。
奪嫡這種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漫長時間的計劃與準備。
削弱太子的力量,增加奪嫡人的力量都不是短時間內可以見效的。
而且這次的目標是王霄這麼一個據說絲毫不比朱棣差的梟雄人物,那就更加要小心翼翼的慢慢來。
然而,就在彆有野心的人剛剛露出獠牙的時候。一個天崩地裂的消息卻是直接把他們給砸的暈頭轉向。
洪熙元年五月二十九日,洪熙皇帝猝死於宮內欽安殿。
朱高熾死的太突然了。
他雖然身體一向不怎麼好,可誰也沒想到他會死的如此突然。
對於朱高熾的死,各種猜測很多。
得病,被雷劈,中毒,心臟病發作等等都有一定的依據。
現在王霄能夠確定的是,朱高熾不是被他乾掉的,因為他的的確確沒有下過這種命令。
依據朱高熾那胖碩的體型,以及時不時就會心絞痛發作的症狀來看,他突發心臟病的可能性最大。
當然,漢王朱高煦收買人下的慢性毒藥肯定也是誘因之一。
不過現在追究洪熙皇帝的死因並沒有什麼意義。
他人都已經死了,所有的一切也就蓋棺定論。後麵的事情,才是全天下人最為關心的。
皇帝死了,太子繼位這是板上釘釘的事情。可有人不願意讓王霄上位。
如果王霄是在順天府的話,誰也沒有辦法和時間做些什麼。可王霄卻是偏偏遠在應天府,有些人的野心就無法抑製的膨脹起來。
為了那近在咫尺的椅子,沒什麼事情是不敢做的。
皇後張妍發出懿旨,六百裡加急送到了王霄手上,讓他立刻回京。
早就知道會有這麼一天的王霄放下手中的狼毫,看著一旁神色變幻不定的孫若微“有什麼想說的就說吧。”
孫若微輕咬唇角“是不是你做的?”
一瞬間,整間屋子都安靜了下來,落針可聞。
不是說孫若微不相信王霄,而是皇帝死的太過於突然,而王霄又有著能夠做到的實力。所以才會下意識的問出來。
隻是話一出口她就後悔了。
自己怎麼能不相信他呢。
王霄並沒有生氣,來到椅子旁邊坐下“我雖然膽子很大,可這種事情我是不會去做的。”
想了想,王霄出言解釋“如果我真的想要搶皇位,拿著先皇的遺旨,帶著軍隊直接搶就是了。那樣的話名聲再差也比弑君謀逆強的多。”
王霄這麼一說,孫若微就恍然了,的確是如此。
有了朱棣的表率在前,王霄起兵搶奪皇位也不算什麼大逆不道的事情了。壓根就沒必要去害皇帝。
“去收拾行禮吧。”
王霄起身拉著孫若微的手,鄭重的看著她“從現在開始,是我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