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霄和朱元璋一樣,懶得用什麼官話,說的都是白話文。
大致的意思就是既然你們不想參加鄉試,那以後就都彆參加了。
所有的一百一十七名考生都被剝奪了功名,今生今世都沒機會再入考場。
帶頭鬨事的兩個,則是直接斬首示眾。
四周圍觀百姓們都是大聲叫好,他們早就對這些整天人五人六卻不乾好事的廢物們不滿了。
砍了腦袋,剝奪了功名。小雞仔們一殺,猴子們都被嚇壞了。
原本風起雲湧的抵製活動,很快就煙消雲散。
哪怕心中再不滿,哪怕再怨恨王霄,恨不得大明王朝明天就被異族入侵給滅了。
可在血淋淋的現實麵前,這些耍嘴皮子天下無敵,一動真格的就嚇尿了的讀書人們的的確確是不敢再炸毛了。
王霄也是不信了,滿清能做到的事情,沒理由他做不到。
滿清敢殺人,那些讀書人就成了鵪鶉,乖乖的交稅。
王霄也敢這麼做,他可不相信那些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弱書生們能有多少骨氣。
雖然大部分讀書人都是和衍聖公一個德性,不過曆朝曆代還是有真正不怕死有骨氣的讀書人的。
隻是這些人基本上都不可能為了交稅納糧這種事情去展現熱血。
都是大明子民,皇帝讓你交稅你憑什麼不交?
在眾多讀書人心頭怒罵王霄明天就會馬上風而死的詛咒中,士紳一體當差納糧,廢除優待讀書人政策的事情被堅定不移的推行下去。
不用太久,隻要十年的時間,這件事情就會成為定例一直執行下去。
除非是有被儒家教育出來的腦殘皇帝不惜一切代價的強行廢除。
為了避免儒家任何可能的反彈,王霄很快就進行了下一個舉動。
在冊立朱祁鎮為太子之後,王霄發布命令招募法家,兵家,縱橫家甚至是墨家與農家的傳人來京師做太子太傅。
劉徹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時候,可沒想過讓皇室子弟也成為儒家門徒。
諸子百家雖然勢微,可傳承還是有的。
寫本草綱目的李時珍就是醫家。
像是法家與農家,就是融入了儒家之中,被稱為儒皮法骨。
兵家則是曆代都有,縱橫家雖然不多可還是有的。
大明的小說家們更是繁榮鼎盛,西遊記,水滸傳,某瓶某梅等等都是小說家著作。
被儒家打壓的最慘的是墨家,因為在儒家的眼中,代表科學的墨家都是奇y技巧,是天生和玩嘴皮子的儒家對立的。
可哪怕如此,也依舊是有寫夢溪筆談的沈括,寫了幾何原本的徐光啟等等。
之前那是沒辦法,從宋朝開始儒家就拚命禁錮思想毀滅一切不同的聲音。隻允許教授為官之道,賺錢之法的儒家才能存活。
可是現在,王霄的招賢令一出,籠罩在諸子百家頭上一千多年的名為儒家的黑幕終於是被撕裂。
儒家的反應極為激烈,朝堂上甚至出現了大規模的辭官風潮。
而王霄的應對則是以強硬對強硬。
無論是誰辭官他都允許,空缺出來的位置立馬就有人填補上。
辭官嚇不住王霄,就有人想要用激烈手段。
錦衣衛在一個月裡就查出了兩起收買宮中禦廚,試圖下毒的案件。
對於這種事情王霄絕對不會手軟,無論牽涉其中的是誰,全都以謀逆論處。
王霄敢於推行這些激烈的政策,敢於和儒家正麵對著乾。他的底氣就在於,手中掌握著全天下的兵權與財權。
也就是在明初的時候可以這麼做,等到明末的時候大明的軍隊早已經破敗不堪,哪怕掌握軍隊也沒用。因為大明的士紳們已經成了氣候,可以組建鄉團和朝廷對抗。
而現在的話,大明軍隊戰鬥力強勁,各地的士紳們還遠遠沒有形成氣候。
這是下手的最好的時間段。
“陛下這麼做,就不擔心他們的報複嗎?”
禦書房內,憂心忡忡的孫若微試圖勸說王霄下手的時候不要那麼激烈。
畢竟儒家傳承這麼多年,早已經是根深蒂固。他們的力量非常強大。
“沒覺得有什麼強大的。”
王霄放下手中的奏章“你太高估他們了。相信我,所有的事情我都能解決。”
孫若微點頭,不再多說什麼。
王霄起身攬著她“走,咱們該休息了。”
孫若微一個閃身直接從王霄的懷中跑開“我今天身子不舒服,不能服侍陛下。我還得去照顧妹妹,陛下還是去找金妃吧。”
在孫若微的堅持要求下,胡善祥終於是有了。
如果是男孩的話,王霄準備的名字是朱祁鈺。
長夜漫漫,無心工作。
王霄扔下永遠都批閱不完的奏章,起身離開禦書房去了金妃那裡。
他來的突然,衣衫不整的金妃看上去有些慌亂。
等到服侍的宮人都離開之後,之前還麵帶微笑的王霄突然推開了金妃,大步走到黃花梨打造的衣櫃前。
王霄的感知能力很強,他能聽到衣櫃裡有急促的呼吸聲響。
這要是金妃敢偷人的話,哪怕是太監他也不會饒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