扈三娘將額頭頂在王霄的胸口,悶悶的說“知道了。”
王霄環顧四周,看著滿是女兒家小物件的屋子,嘿嘿笑了起來。
“明天就要出兵了,這一去估計至少得幾個月的時間。今個晚上,你們可得把這幾個月的分量提前預支了才行。”
大軍出行,閒雜人等退避。
千餘騎兵在大道上轟轟隆隆的行進,馬蹄聲如雷。四野鳥獸,無不倉皇而逃。
曆次繳獲,外加從河北那邊重金購買。王霄這才辛辛苦苦的拉扯起來一支小兩千人的騎兵隊伍。
因為訓練時間不長,說他們是騎兵並不準確,應該是騎馬步兵才對。
不是什麼馬匹都能做軍馬的,得經過挑選與訓練。
不合格的馬匹隻能是做馱馬與騎乘馬。看到那些寫有多少馬就能拉起來多少騎兵的故事,笑笑就行了。
馬匹嬌貴,不能一直不斷的跑,一旦發汗了也就廢了。
四蹄要包裹馬蹄鐵,一旦腳趾裂了,同樣也是廢了。
就算是保養的好,一旦到了年紀同樣也得退役無法再衝鋒陷陣。
所以說,養騎兵是一件非常困難並且開銷極大的事情。
國力不足,那是根本就養不起的。
像是大宋這樣的,記錄在冊子上的,能幾十年如一日保持最佳狀態領取口糧俸祿的在冊馬,那絕對是世間絕無僅有的獨一份。
跟在騎兵後麵的是大隊步卒。行軍不嘩,隊列齊整。路旁躲避的行商看到都是嘖嘖稱奇。
最後則是規模龐大的車隊,數百上千輛牛馬拖拽的大車排出一條長龍,上麵都堆滿了各種物資。
“將軍,前方三十裡就是杭州城。王統製已派人前來接應。”
王霄看了眼天色“加快行軍,傍晚之前抵達杭州城外。”
此次征討方臘的大軍總計十五萬之眾。名義上的老大是江、淮、荊、浙等路宣撫使童貫。
童貫本人並沒有親臨前線,而是在後方遙控指揮。前線指揮的是王稟,劉鎮等人。
王稟就是在童貫逃跑之後堅守太原城二百五十天,最後殉國的那個王稟。
他的字是正臣,的確是人如其名。
王霄率領一萬餘兵馬從鄆城出發,一路南下沿著大運河抵達潤州,之後棄船上岸,從潤州繼續南下直抵杭州城外。
此時已是宣和三年初,方臘自己率主力南下去攻打江西,同時派出方七佛北伐。
他沒有想到大宋軍隊主力來的如此迅速,大量的人手都被派遣出去四麵攻伐。方七佛北伐的時候直接撞上王稟率領的主力,被打的大敗而逃潰退回杭州城。
隨後王稟追擊,兵圍杭州城。直到此刻王霄率軍抵達。
方臘的運氣不太好,或者說是起事的時機沒能選擇對。
因為此時大宋已經通過海上之盟與金國結盟,即將出兵北伐遼國,收複燕雲十六州。
征討方臘的兵馬,實際上是原本用來北伐燕雲的。
他如果能再忍耐上一年半載的,等到大宋與遼國打的火熱的時候再起事,那說不定就沒有後麵南宋的事情了。
簡而言之,就是他方臘倒黴直接撞在了槍口上了。
彆看這支兵馬北伐燕雲的時候被打的頭破血流,可對付方臘的烏合之眾卻是悍勇無雙。
秀州一戰,方七佛大敗而逃,被陣斬近萬,築了五座京觀。
現在退守杭州城,看似還有不少人手,可實際上士氣低落根本就不可能守得住。
天色漸晚,王霄終於是帶著大軍趕到了杭州城外。
此刻的杭州城外已經成了一座巨大的兵營。到處都是溝壑縱橫,營壘連片。成群結隊的披甲持刃之士行走其間。
入目所見皆是官軍,少說也有數萬之眾。
“小的寧武軍步軍都虞候李明義,拜見副承旨大人。”
駐軍的使者被帶到王霄麵前行禮。
王霄隨口一問“王大人何在?”
那李明義麵露為難之色,小心翼翼的說“王統製去視察戰況去了。”
王霄也沒在意“我軍住宿營地在何處?”
李明義愈發局促起來“這個,我軍抵達杭州還未多久,本軍營地尚為建完。副承旨大人的營地,還未曾完工。”
王霄愣了愣,看了眼已然逐漸擦黑的天色“你的意思是說,我軍今晚要露宿野外?”
他身邊的軍將們已然是喧嘩怒喝起來,脾氣暴躁的魯智深甚至都已經拔出了佩刀。
李明義額頭滿是大汗,心中埋怨王稟把這種事情推給他來辦。結結巴巴的解釋“副承旨大人的營地已經選好地方了,隻是民夫匱乏,還未完工。”
王霄神色淡淡的說“帶路。”
李明義心頭一驚,這莫不是要去找王統製鬨事?那這黑鍋豈不是要他來背?
“帶路去我軍營地。”
李明義打了個激靈,連忙跑出去引路。
“將軍!”氣憤不已的軍將們紛紛圍了上來。這分明是在給他們下馬威啊。
王霄笑了笑,轉頭看向了被火光映照的一片明亮的杭州城。
“此事與他王稟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