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國大長公主就是壽康公主,她是英宗皇帝第四女,生母是宣仁聖烈皇後。
這可是趙煦的姑姑。
而那位駙馬都尉,就是左千牛衛大將軍,密州觀察使張敦禮。
這位野心不小,參和到朝政之中,還跟舊黨走的近。新黨的章惇他們正準備想辦法收拾他。
“官家的親戚這麼多,若是人人都能無視大宋律,那微臣就隻好辭官了。”
趙煦有些急躁“朕懂的。隻是皇姑姑那邊,實在是不好說啊。留他一命如何,其他的隨便怎麼樣都行。”
“官家。”王霄微笑著說“微臣有個辦法可以兩全其美。不傷大長公主的麵子,也可維護大宋律。”
“說來聽聽。”
“依照大宋律判其絞,不過官家可以在大長公主來求情的時候,下達赦免令。”
趙煦滿意點頭“好,就這麼辦。”
離開皇宮,王霄拍了拍那個不知所措的仆人“帶著衙門的人去找你家駙馬爺,他的事兒發了。”
轉身看著皇宮,王霄的笑容有些古怪。
“章相公,機會我已經開出來了,下麵就看你會不會配合了。”
張敦禮跟舊黨走的近,依靠不停的踩新黨而獲得好處。
新黨的人早就對他極為惱火。如果不是王霄弄出這件事情來,要不了多久張敦禮就會被彈劾,免掉本兼各職。
皇帝的確是可以下赦令。
可這種赦令到了門下省,是有可能被駁回的。
如果章惇會配合,拖著赦令不副署蓋章,那張敦禮就死定了!
接下來的事情就簡單了。
那張記錢引鋪的管事,重審之後還是有罪。因為他喊冤要加重懲處,直接判處斬。
因為事實明白,證據充分,定案準確,沒有必要交大理寺奏讞。
而且他之前喊過冤了,也不能再用“翻異”製度呼冤重來。
“我不服,我要繳銅贖罪。”
繳銅贖罪就是花錢減輕刑罰。不過王霄卻是不給他這個機會“不準。”
到案的張敦禮被定了絞,不過他倒是沒有太過在意,還在對王霄破口大罵。
大宋以仁治國,定下死罪的,因各種各樣的原因之下,像是赦免,繳銅贖罪什麼的。最終執行的隻有十分之一左右。
他相信以自己的身份來說,最後肯定是沒事,自然瞧不上小小的開封府推官。
給張敦禮定罪可以,不過最終確定還是要皇帝親自確認才可以。
皇親國戚,彆說是推官了,包龍圖的權知開封府事都不行。隻能是定罪上報,然後由皇帝做確認。
趙煦在此案上簽字用印,算是徹底定下了罪行。直到這個時候,才算是能把張敦禮關進牢裡去。
皇帝定了逼的許多人家破人亡的張敦禮死罪,在汴梁城內掀起了一陣波濤。
百姓們紛紛叫好歡呼,弄的壽康公主都不好立刻入宮去求情。怕被人戳著脊梁骨罵。
反正大宋十個定死罪的裡麵,最多隻有一兩個會被執行。她想著等風頭過去了再去說情也不遲。
就這麼過了幾天,正在駙馬府裡等風頭過去的壽康公主,突然接到消息說,駙馬明天就要被行刑了!
大驚失色之下,壽康公主也顧不得風評了,匆匆忙忙的跑去了宮裡求皇帝。
皇帝還是很給麵子的,說教了一番就下了赦免文書。
鬆了口氣的壽康公主告辭離開,可心裡也是疑惑這次怎麼這麼快?
原因其實一點都不複雜,現在朝中當政的是新黨。
王霄扔了根繩頭過來,他們立刻就拉起了大魚。準備一鼓作氣把當年踩過他們的張敦禮給乾掉,好好的出口惡氣。
至於壽康公主,她爹娘老子都死多少年了,誰會在乎她。
這邊赦免書下到了門下省,卻是被直接駁回了。
等到再發過來,章惇乾脆躲了起來。
他雖然準備解決掉王霄,可卻並不影響兩人一起合作對付彆人。
毫無疑問,他們兩個都是非常純粹的人。
左拖右拖,一直到下值都沒能找到章惇去副署。
而那邊大理寺下發的複核已經直接送到了大牢裡。
等到第二天終於找到章惇的時候,張敦禮都已經掛了半夜了。
得到消息的壽康公主痛哭流涕,她是真沒想到自己居然成了未亡人了。
她跑去找自己的皇帝侄子,可皇帝也不好見她,隻能是躲著她。
趙煦並沒有太過生氣,死了就死了吧,反正也不是什麼好東西。
他好奇的是,王霄年紀輕輕的,手腕倒是挺活泛。居然能跟章惇不動聲色的聯手一把,坑死了張敦禮。
因為張敦禮的案子,王霄的名聲再次響徹了汴梁城。
百姓們都讚他不畏強權,哪怕是皇親國戚該治罪的時候也是毫不手軟。
王霄開始投入大量的時間與精力進行工作,快速解決安排重審了大量的案件。
每一件都是準確明了,讓人無話可說。
很快的,青天之名就逐漸開始流傳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