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打力,玩上一手明戰暗戰什麼的,對於經驗豐富的王霄來說簡直就是小菜一碟。
他要是真的想要玩弄權謀之術,大宋朝堂上下全都加起來都不是他的對手。
聚攏了兵馬的王霄開始出擊,死死纏住耶律延禧的兵馬,拖著他不讓其返回遼國境內。
王霄打仗的經驗同樣豐富,哪怕實力不足,可技戰術運用方麵卻是非常出色。
他也不跟急的上火的耶律延禧決戰,就是分兵出擊不斷襲擾。
有小股的就吃掉,有大股的遼軍就躲進附近的城裡去。
耶律延禧想走,王霄從四麵八方的追上去擾亂他。夜裡襲營,白天斷絕糧道天天都有。
遼軍也曾想過要設伏,可惜在經驗豐富的王霄麵前玩這個,玩什麼都是被看穿。
耶律延禧也不能扔下大軍自己走,那樣的話等他回到遼國就會被人乾掉。
王霄離開汴梁城的時候,趙煦給了他便宜行事的權限。
他也沒有浪費這個權限,直接在河北各路征召大量敢戰士與義軍。
短短一兩個月的時間裡,就聚集起來了一支戰鬥力雖然不強,可數量卻是極多的大軍。
通過不斷的與遼軍作戰,這些青澀的義軍們在付出慘重傷亡的同時,也在快速成長起來。
王霄不停的抽調這些有了戰場經驗的義軍入正軍之中,通過這種殘酷的方式增加編練新軍的規模。
一直拖到了夏收之前,遼國境內傳來南院樞密使斡特勒,天下兵馬大元帥和魯斡等人試圖擁立新王。各部王爺紛紛起兵的消息後,王霄這才撤除了對耶律延禧的圍困。
實際上這個時候的耶律延禧,已經快到白溝邊上了。
耶律延禧在白溝河畔留下了我一定會回來的誓言,這才憤怒不已的返回遼國去平叛。
正常情況下,這個時候王霄就可以高高興興的返回汴梁城去了。
成功驅趕了耶律延禧離境,而且還沒答應什麼賠償,這已經是大功一件。
可王霄沒回去,也沒有解散那些招募而來的義軍敢戰士們。反倒是不停的向汴梁城索要錢糧軍餉,兵器甲胄什麼的。
蔡京等人示意禦史台參王霄手握大軍在外意圖不軌,不過趙煦卻是直接駁回。
王霄當然是要防著蔡京那幫拖後腿天下無敵的豬隊友,早早地就給趙煦去了秘信,表示自己想要試著在遼國大亂的時候打一下燕雲之地。
從趙匡胤時代開始,燕雲十六州就是大宋的心頭之痛。
曆代趙宋官家都是想著要收複燕雲之地,甚至最後反倒是由敗家子趙佶給做到了。
趙煦也有這個念頭。
雖然不認為王霄能成功,可嘗試一下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王霄停在河北諸路按兵不動,一邊積蓄軍資用紀效新書練兵,一邊默默觀察遼國的形勢變化。
這一等,就直接等到了元符五年春。
朝堂上對王霄的彈劾越來越重,趙煦也是心中疑慮。寫給王霄的信件之中也逐漸流露出想要讓他回來的意思。
王霄強行壓住一切,依舊是在等著。
他等的是耶律延禧把駐守在燕雲之地,用來防備他的重兵抽調走。
耶律延禧本身沒什麼過人的能力,他能上位靠的是血脈身份。
因為留下重兵駐守燕雲之地,他在與自己家親戚的皇位爭奪戰之中逐漸落入下風。
眼看著事態不對勁,而且王霄這段時間一直都保持克製沒有越境。
再加上汴梁城內傳來的消息說,宋國皇帝已經下令讓王霄返回,他終於是把駐紮燕雲的重兵調去了草原。
王霄終於等到了他想要的機會,立刻就開始動手了。
再不動手也不行,十二道金牌都快來了。
耶律延禧從燕雲之地調走的兵馬,剛剛在上京與叛軍交戰。王霄這邊就越過了白溝,直接席卷了整個燕雲之地。
王霄在河北之地招募了太多的義軍與敢戰士,哪怕是用人堆也把所剩不多的守軍給堆沒了。
而且他這些時日裡早早的就安排許多人手通過各種方式潛入燕雲,詳細獲取了大量的情報。並且潛伏了不少人作為各地的內應。
短短兩個月的時間裡,王霄就已經拿下了燕雲之地。
而此時耶律延禧的大軍此時還在上京,甚至就連撤出戰場都做不到。
消息傳到汴梁城,全城狂歡激動的都炸裂了。
自從兒皇帝石敬瑭割讓燕雲十六州開始,到現在已經快二百年了。這裡都已經成了中原百姓們心中的魔障了。
遼人占據這裡,不停的南下襲擾。哪怕是在檀淵之盟後也是沒有停下過打草穀。
河北諸路的百姓們深受其害。
現在王霄奪回燕雲之地,解除了這個巨大的威脅。同時也使得華夏大地終於金甌無缺。
這份功勞,比起之前平滅西夏更盛。
王霄在這裡一直待到了元符六年的夏天,徹底安定了地方,並且構築起長城防線之後,他才卸任返回汴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