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現在唐軍居然主動放棄了陸上的優勢,改走水路。這就讓高句麗人感覺機會來了。
他們先是調動自己的水師集中起來,跟著又向盟友百濟與扶桑求援。
出於對大唐的畏懼,百濟與扶桑都派出了自己的水師前來支援。
三國水師大小船隻加起來足有一千多艘,據說唐軍水師的戰船隻有一百多。
就算唐軍都是大船,可十打一的比例也意味著贏定了。
無論是高句麗人,百濟人還是扶桑人,全都認為這把穩了。
冬雪飄落之前,大唐的船隊終於是來到了大同江口。
而此時這裡已經聚集了三國聯軍的千多艘船隻。綿延不絕幾乎鋪滿了水麵。
隋唐時期的科技技術,彆提是在東亞一帶,哪怕是在整個世界範圍內也是最頂尖的。
大唐的造船技術非常高超,船壁高而堅,設計精良。而且全部都是大船。
三國聯軍的船隻,技術一般不說,還大都是小船。
兩邊沒什麼廢話,很快就鼓帆前行,直接鏖戰起來。
唐軍水師的船上都裝備了弩炮,不但射程遠,而且精度很高。
更要命的是,弩炮射出去的並非是石彈,而是裝滿了火油的陶罐。
陶罐是密封的,外麵點燃了火繩。拋射天空,落在木質船上的時候,陶罐會被摔碎。裡麵裝著的火油會四濺而出。同時會被火繩點燃。
這年頭船都是木質的,大唐的船做過防火處理,估計都扛不住這種燃燒。而三國聯軍的船壓根就沒這玩意,扔上去一罐,馬上就燒起來。
等到三國聯軍的船隊咬著牙,硬生生扛著巨大損失靠近的時候,唐軍又開始放火箭。
火箭雖然沒有加火油,可對付這些沒有經過防火處理的小型木船已經足夠了。
再次咬牙扛著巨大損失靠近之後,三國聯軍悲哀的發現,大唐水師的船隻船壁非常高,他們就算是想要攀爬都夠不到。
而少數那些能夠到的大船,早早的就被當做主要目標集火,被砸了不知道多少火油壇子後,都成了海上熊熊燃燒的火炬。
映亮了天空的火光,遮天蔽日的硝煙。
數不清的三國聯軍的人,隨著船隻緩緩沉入水底。又或者是滿身火光的從船上尖叫著跳入海中。
整個大同江口已經化為血火地獄,就連海水都被染成了紅色。
信心滿滿的三國聯軍直接崩潰,還能動的船隻全都轉頭向著岸邊瘋狂逃亡。
所謂的千船圍毆,在先進的科技碾壓之下就是個笑話。
一群比漁船大不了多少的破船,還想要跟大唐的巨輪作戰?瞧不起人啊。
水師肅清了麻煩之後,裝滿了唐軍將士的船隊這才慢悠悠的開了過來。
沒有登陸艇,也沒有什麼碼頭。所以想要靠岸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船上放下了不少的小船,一波波的轉運唐軍上岸。
岸上本來有上萬的高句麗軍士在駐守,可看到水師慘遭滅亡的慘烈景象,又被那些直接衝灘的水師官兵一衝,呼啦啦的全都跑了。
這讓唐軍將士準備的諸多登陸應對手段都沒了用場。
上了岸的唐軍開始迅速修建簡易碼頭。
毫無疑問,這也是王霄的技術。就是事先做好長長的棧道,然後分開裝在船上運過來。
登陸之後一塊塊的拚裝起來,不過半天的功夫就已經有一條深入海中的棧道。
一艘艘的船靠過來,大批唐軍迅速帶著物資沿著棧道上岸。
等到第二天接到消息的高句麗人,發動兵馬前來的時候,已經是有一萬多唐軍上岸。
匆忙集中起來的高句麗軍隊,很快就被唐軍擊潰。
唐軍也沒有追擊,牢牢的守護岸邊,等待後續人員下船。
三天之後,三萬三千唐軍帶著物資踏上了大同江畔,這次領軍的大將是李世勣。
原本李世民是想要親自來的,可無論是文臣武將全都齊齊苦勸,說什麼也不敢讓他上船。
最後無奈的李二,隻能是讓李世勣來帶兵。
登陸的唐軍很快行動起來,又過了兩天就抵達樂浪郡城下。
這是一座比遼東城更加堅固,城牆更加高大的城池。
城內的守軍據說有四萬餘人,而且發動更多的男丁上城。
麵對如此堅城,李世勣也有些撓頭。
他想起出發之前李世民的交代,說是攻城的時候問問王霄。
帶著滿心的疑惑,李世勣找到了王霄,詢問他要如何攻城。
王霄帶著他來到了物資營地,指著數十個被嚴格密封,隔離安置的大箱子說“想要破城,有這些就足夠了。”
李世勣疑惑不解“此乃何物?”
“黑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