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與孫權親自來到對岸的赤壁大營鼓舞士氣,試圖重演第二次赤壁之戰逼退王霄。
站在船頭的王霄,看著對岸那陡峭的山崖意氣風發。
赤壁的壁指的就是懸崖,赤則是說這座山崖是鐵紅色的。
孫劉聯軍的大營,就設置在赤壁之下的平坦之地上。
王霄背手而立,悠悠然的念出了一首大名鼎鼎的詩作來。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說是前朝也沒錯,因為上次來的時候是以漢軍的名義來的。
而且這次沒了周瑜也沒有了東風,勝利已經是指日可待。
一旁的專業捧哏楊修用力拍手,大聲叫好。
做出了如此千古佳作,身邊還有人奉承吹捧,王霄頓時就是心情大好。
身後諸將一邊拍手叫好,一邊竊竊私語。
“傳令下去,天子要二喬。”
“都聽清楚了,抓了二喬就是大功一件。”
“誰都不許傷了二喬,一定要妥妥的送到天子的榻上去。”
“果然跟魏王一樣,都是喜歡這一口啊。”
“”
聽著身後這些議論,王霄臉黑的猶如鍋底。
老子的名聲就是這麼被毀掉的。這隻是一首詩詞而已,你們這群混蛋實在是太過分了!
鬱悶不已的王霄轉身揮手“進攻。”
第二次來到赤壁,這次換做了王霄這邊主動渡江攻擊。
數百艘大小船隻,排列成隊列浩浩蕩蕩的越過大江,向著南岸的赤壁破浪前行。
深知此戰關乎生死存亡,孫權與劉備都沒有絲毫的留手。
成百上千的大大小小船隻開出水寨,氣勢洶洶的撲過來迎戰。
江東水師在心理上是占據著絕對優勢的。
南船北馬這話說了多年,絕非隻是說說而已。
南方河川縱橫,水網密布。當地人從小就生活在水邊,水性非常好。
他們也不太相信劉備等人說的魏軍軍械強悍不可敵的話語。一個個猶如離弦的利箭般飛奔殺過來準備打接舷戰。
大敵當前,諸葛亮也緊急將霹靂車的技術傳授給了東吳。
可惜時間太短了,東吳水軍隻有部分大型船隻上才臨時加裝了霹靂車。數量上完全無法與王霄相比。
東吳眾將開始的時候還不是很在意,不過等到一接戰就被打蒙了。
王霄的大船上動輒裝備十餘台的霹靂車。
雖然瞄準係統很爛,可對麵的速度慢體積大,而且距離還很近。集團攻擊之下命中率並不低。
對付大船的時候,直接上火油罐。對付小船的時候,則是用石頭彈。
猶如狂風驟雨般的洗禮之下,江麵上烈焰滔天,濃煙滾滾。
雖然船隻都刷過桐油,做過防火處理。
可麵對火油彈來說,意義並不大。畢竟都是木質的船身與布做的船帆。隻要沾染上了,那就是衝天的大火。
東吳水師悍勇,哪怕是遭受到了沉重的打擊,依舊是悍不畏死的主動靠過來打接舷戰。
準備跳船的時候,就聽到砰砰砰的連串密集聲響。
占據高台上的火器兵們,一排接一排的輪番上前齊射。這些嘴裡咬著兵器,很多身上連甲胄都沒有的東吳水師直接就被打下了水中。
東吳最為精銳的水鬼隊,下水想要鑿穿船底。
可敲了半天才發現,大船的木質船殼後麵,居然有一層薄鐵皮。
而且船隻都采用了分隔艙的設計,哪怕被鑿穿了一些隔艙也沉不了。
科技實力上的全麵壓製,讓東吳的人多船多戰術出色的優勢發揮不出來。
慘烈的戰鬥持續到了黃昏時分。
大江上到處都是已經沉沒或者正在沉沒的船隻。不少船隻被燒成了火炬,順著水流一路向下遊流去。
許多江麵上都被染成了赤紅之色,不知道有多少人倒在了水下再也沒出來。
東吳水師的主力,最終還是被擊潰。
王霄的船隊成功渡江,攻占了東吳大營的水寨。
披甲持盾的甲兵們,在眾多火器兵的掩護下,沿著水寨的棧道登岸。
孫劉聯軍試圖反擊,把魏軍都給趕下水去。
可再勇猛的名將在火器的麵前也抵抗不住。隨著越來越多的魏軍上岸,聯軍的士氣最終徹底崩潰,大規模的潰逃已經無法阻止。
王霄邁步走上赤壁大營,看著四周慘烈的戰場,耳畔聽著震耳欲聾的喊殺聲響。
他單手扶著佩劍,邁步上前“打贏了。這天下,也該安定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