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這是在給江東的世家豪強彙聚留下時間,準備將他們一網打儘。
在用儘手段,多方哀求都無果之後。
為了自己家族的傳承,為了家族的根基田地不被搶走。江東的世家豪強們動員了幾乎所有可以動員的力量,彙聚在建鄴城內準備與王霄決一死戰。
對於這種事情,王霄自然是樂見其成。所以他行軍緩慢,給江東世家們聚集動員的時間。
等到終於來到建鄴城的時候,這裡彙聚起來的力量甚至比之前赤壁之戰的時候所聚集的力量還要龐大。
從各地運來的物資堆積如山,看的孫權與劉備麵色極為難看。
若是這些世家豪強們從一開始就是如此拿出家底的來支援,第一次赤壁之戰的時候就已經足夠把曹魏徹底打垮了。
建鄴城就是石頭城,這裡雖說虎踞龍盤,可實際上並非是一個有利於防守的地方。
王霄用水師封鎖江麵,調集重兵將建鄴城包圍起來。
沒有什麼長期圍困,也沒有什麼水攻火燒挖地道的戰術。
做好準備之後,王霄挑選一批敢戰死士,運送著裝滿了一硝二磺三木炭構造的黑火藥的巨大箱子。在弓弩手與火器的掩護下,堆積在了一處城牆旁邊。
火繩被點燃之後,之前還悍不畏死的魏軍,都跟瘋了一樣瘋狂轉身逃亡。
守軍不知道這是在做什麼,就算是知道了此時除了逃跑也已經是無能為力。
有那聰明的,已經漸漸遠離這段城牆。
可大部分人還是懵懵懂懂,甚至還有膽大好奇的,在城頭上探頭探腦的向下張望。
然後,導火索燒到了儘頭。
遠方的魏軍將士們,方法是看到了一團明亮的小太陽騰空升起。
光亮非常刺眼,讓人睜不開眼睛。
隨之而來的就是吹動塵土碎石的狂風,直接震的人耳鳴不止的爆炸聲響,還有那讓五臟六腑都為之撼動的衝擊波。
雖說隻是提純了的黑火藥,可數量足夠多的時候也是足以炸毀城牆。
這裡順嘴說一句。華夏的城牆並非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時間的流逝與技術的進步不斷變化。
開始的時候材料是夯土,後麵是石塊,還有陶磚包裹等等。
高度與厚度也是隨著時間而增加,先秦時期的城牆實際上並不是很高。漢朝的時候雖然高上了一些,卻也遠沒有後世的那些著名堅城那麼誇張。
再有也就是城防設施,也是組建增加的。
像是城門從木頭演變成包銅,包鐵皮。還有角樓,馬麵,護城河,甕城等等防禦措施也都是逐漸出現。
此時的建鄴城,在王霄的眼中算不得高,算不得厚,質量更是沒辦法和朱元璋修的相提並論。
對於見識過,也攻打過許多城池的王霄來說。這裡真不算什麼。
等到耳鳴聲散去,等到眼神恢複過來,等到漫天飛舞的塵土碎塊逐漸落下平息。王霄這邊就已經敲響了戰鼓。
轟隆隆的戰鼓聲響中,身披重鎧,手持舉盾,斜居利刃的甲士就結陣,邁著沉重的步伐走向了硝煙還未散去的地方。
等到他們走到城牆這裡,才發現這段城牆已經是被生生的炸塌了一長段。
四周空蕩蕩的,完全沒有守軍的蹤跡。
甲士們沿著碎塊堆積起來的斜坡走上去,越過斜坡直接就進了建鄴城。
下了斜坡來到城內,終於是看到那些死狀極為慘烈,被衝擊波震的七竅流血的守軍。
越來越多的甲士殺入城內,可守軍依舊是慌亂無章,就連像樣的抵抗都做不出來。
建鄴城內的守軍看似人多勢眾,而且各種物資數不勝數。
可實際上卻是由眾多大大小小的世家豪強所組成,他們名義上奉孫權的命令,可實際上卻是互不統屬。
守備這段城牆的力量已經被炸懵了,麵對前所未知的力量根本就沒辦法重聚實力進行反撲。
而其他地方的守軍,因為消息不明確也沒有命令,再加上想要保存實力的心思都沒能反應過來。
等到守軍終於搞清楚狀況,有兵馬前來封堵的時候,王霄的大軍早已經殺入城中。
這些雜牌軍站在城牆上打消耗守城還行,可被攻入城內了,那就沒得打了。
有人想打,有人想逃。有人想去堵缺口,有人想要出城逃命。
這麼多大大小小的勢力混雜在一起,遭遇混亂的時候,結果就是越來越亂。
精銳之師打混亂之中的兵馬,那結果是注定的事情。
本身實力早已經被打光的孫權,這次沒有再逃跑。而是坐在自己的宮殿內默默的喝著酒。
至於劉備,則是被身邊忠心耿耿的將領們護衛著出城逃亡。
戰前被吹噓為一年拿不下的建鄴城,一天的功夫就落入了王霄的手中。
平定天下的戰鬥,到此也算是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