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是韓信這樣的,長期統領一方兵馬在外作戰的,也是沒有那個勇氣。
韓信得了命令,就帶著步卒大軍掃蕩河南地。
留在河南地的匈奴人為數不少,可惜戰鬥力卻是極差。正麵交鋒根本就沒有贏的機會。
就這麼著被一路驅趕一路逃竄,整個河南地都光複了。
之後韓信沒有絲毫遲疑,繼續北上一路抵達了九原郡。
直到這個時候,打垮了月氏人,卻是來不及追擊的冒頓單於,這才急匆匆的帶著匈奴人的主力趕來了九原郡。
兩邊在城下連番大戰,匈奴人雖然圍住了韓信,可急切之間卻是吃不下他。
匈奴人都是騎兵,機動能力很強。可麵對漢軍的強弓硬弩,卻是沒辦法破陣。
而且漢軍背靠九原城,雖然城池不大,可卻是能容納不少人馬輪換修整,還儲備了大量隨軍運來的糧草物資,軍資器械。
匈奴人每次靠近都會被刺蝟一樣蝟集成群的弓弩射退。
他們現在可沒多少鐵匠與鐵器,自然也沒辦法裝備多少鐵甲。
區區隻是穿戴著皮甲的輕騎兵,哪怕不要命的直接衝,付出無數代價之後衝到了城下又能怎麼樣。他們又攻不破城池。
兩邊就這麼僵持起來,匈奴人隻想著等到韓信所部耗儘糧草與箭矢。
對峙了一個多月之後,王霄親自率領六七萬騎兵殺了過來。
冒頓單於能夠整合匈奴各部,還能滅東胡,滅月氏。當然是一個作戰經驗豐富的強者。
他一直都是在關注著可能來援的漢軍,可惜他遇上的對手比他經驗更加豐富。
蒙恬破匈奴的時候,是以步卒為主力。
韓信這次殺過來,同樣是以步卒為主力。
所以冒頓單於想當然的認為,漢軍的援軍也是慢吞吞的步卒,還是從河南地過來。
畢竟因為有直通九原郡的秦直道,這條路最為方便快捷。
可結果卻是,王霄帶來的援軍全部是騎兵。而且並沒有走秦直道,而是繞路從大同雲中那邊轉了過來。
等到哨騎死命飛奔將消息傳遞過來的時候,正在喝酒吃肉的冒頓單於整個人都被震撼的說不出話來。
好在他也是有個決斷的,當即下令聚集各部落兵馬準備迎戰。
不是說冒頓單於不懂得什麼叫做利用機動優勢暫且避讓,而是他實在是不能走。
原因很簡單,各部落的大營都在附近。
王霄和草原部落打過無數次的大戰,深知這些以騎兵為主的部落看似機動能力超強,可那隻是戰術上的。在戰略上來說,甚至還不如步卒。
部落牧民們要吃肉喝馬奶。馬匹也需要草料食鹽豆子等等各種食物。
這些東西不可能天上掉下來,隻能是各個部落的大營裡的老弱婦孺們製作之後送上前。
如此之多的老弱婦孺,還要驅趕牛羊馬匹各種大車,帶著所有的家當帳篷等等物資隨軍行動。戰略上的機動能力怎麼可能快的起來。
王霄讓韓信在九原城內外陷入絕境,為的就是吸引這些匈奴部落將大營帶在身邊。
有了行動極為遲緩的部落大營作為拖累,冒頓單於根本就沒得選擇。
他不能逃跑,因為逃跑就是丟下了這些大營,丟掉了在草原上生存下去的必需品。
沒有了部落大營,逃跑的結果就是全軍覆沒。
王霄就是用這麼一種陽光下的計謀,逼迫著冒頓單於跟他決戰。
彼時冒頓單於麾下足有近二十個萬戶,十餘萬兵馬。
麵對六七萬的王霄的時候,還是很有信心的。
隻是之後的戰況,卻是王霄真正教授了他們一堂正確的騎兵作戰課程。
當然了,親身經曆的這些人也是沒機會再去應用了。
裝備上全麵領先,士氣上全麵領先,訓練組織上全麵領先。
再加上一個威壓天下的項王親自帶隊衝陣。大部分人都披著鐵甲的漢軍騎兵,毫無意外的擊垮了匈奴人的主力。
與此同時韓信敏銳的抓住了機會,從九原城內外發起反撲,成功來了一場前後夾擊。
大營全部完蛋,主力兵馬潰散,就連冒頓單於也是戰死當場。
匈奴人,還沒有來得及真正崛起,發光發熱。就被王霄徹底給湮滅在了曆史的長河之中。
之後王霄帶著韓信留在草原上四處出擊,平定威壓各處部落。
一直忙碌到來年春末,這才留下韓信繼續平定草原,自己則是返回了鹹陽城。
阿房宮已經正式完工,王霄在這裡冊立了虞姬為皇後。
身處於巍峨的,天下間最好的宮殿裡。看著無數人恭賀著自己。再看看身邊英武絕倫的王霄。
成為了史上第一位皇後的虞姬,此時感覺人生已經到達了巔峰。
與此同時,王霄也終於是完成了西楚霸王的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