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千世界許願係統!
這一切都是個什麼原因,王霄早就是看的清清楚楚。
呂不韋強行推黃老,打壓法家。鑣公這個倒黴的家夥,不過是趕上了被當成雞仔殺給猴子看。
現在鑣公向王霄求助,等於是把黃老家與法家的激烈鬥爭轉移到了王霄的身上。
王霄開口支持哪一個,都意味著哪一方會在這場爭鬥之中占據上風。
“果然是個武夫,一點政治頭腦都沒有。”
王霄心中歎息“哪怕你專門和呂不韋頂牛,或者乾脆忍下來也沒問題。以後終究還是會有翻身的時候。主動把我牽扯進來,算個什麼事情。”
對比起來說,王霄自然是讚同法家的。
可現在的相國是呂不韋,和秉持國政的呂不韋直接頂牛,結果就是秦國大亂。
之前瞧不起呂不韋,妒忌呂不韋的人。都會懷著各種各樣的心思推波助瀾。
而在法理上,王霄現在還沒有處置呂不韋的能力。除非能得到趙姬的支持。
趙姬這邊本來就被當地人排斥,再讓她幫忙處置外援?當然不可能了。
那一場大規模的混亂,自然是不可避免。
如果是支持呂不韋,那必然會導致在軍方之中軍心大失。
辛辛苦苦冒著生命危險去打仗,打贏了回來居然是這種待遇?以後軍方誰還會支持你?
所以王霄說鑣公沒腦子。
這事情彆牽扯到我啊,先安靜蟄伏一段時間,等到以後有了好的時機,立馬官複原職又不是多為難的事情。
現在好了,隻能是跑路。
“本王還未親政。”王霄揮舞了下自己寬大的衣袖,站起身來“國家大事,皆交由太後與相邦定奪。”
說完話,直接甩袖扶著秦王劍離開了大殿。
這就是一種表態,一種態度上的表達。
或許大殿上除了愣愣的鑣公與什麼都不懂的趙姬之外,所有人都看出來了。
一番難言的沉默之後,還沒搞懂情況的鑣公,再次挑雷“還請太後主持公道!”
趙姬就是個靠顏值吃飯的女人,哪裡懂得這些東西。
被逼問到了身上,慌慌張張的不知所措。最後隻能是按照遠近親疏說“依相邦之意處置。”
此時的王霄掌握秦國的最高名義,呂不韋則是掌握著實權,趙姬的手中卻是握著最後的決斷權利。
鑣公根本沒有對抗的實力,隻能是心不甘情不願的交出自己的虎符。
當然了,既然之前就已經撕破了臉麵,鑣公當庭就出難聽之言詛咒呂不韋。
原本還想給王霄說一番肺腑之言。可惜王霄早早的離開,想要述說忠心也沒有目標。
看著鑣公轉身離開大殿的孤寂身影,四周百官自然是反映各不相同。
秦國本地人,從宗室王族到軍方勳貴,都是報以同情的目光。
而外來之人,則是大都麵露喜色。這是對本土勢力的一次勝利。
這種當地人與外來人的對峙,從秦國開始招納外國人才的時候開始就有了。
外來的人才帶來了好處,但是也激化了與當地人的矛盾。畢竟是動了人家原有的蛋糕。
不過也正是因為從商鞅到範雎,從李斯到韓非,從李冰到鄭國。
本書由公眾號整理製作。關注vx看書領現金紅包!
一代又一代的外來人才,為大秦帶來了繁榮與富強。
當然了,外來人之中也不乏嫪毐之類的貨色。又或者是某些時空裡不能描述的樂色。
呂不韋通過鑣公事件強化了自己的威望,趙姬通過這次的事情逐漸明白了自己手中的權勢。
至於大臣勳貴們,則是看懂了王霄的表態。
親政之前,你們之間隨意爭鬥,不過什麼事情都彆牽扯上我。
這要是不管不顧,王霄自然可以憑借手中一把劍,橫行天下無所顧忌。
看誰不爽,直接處置。
誰惹自己不爽,直接處置。
管你是什麼相邦丞相的,都是一視同仁。
可他不能這麼做,因為他要照顧祖龍的國家。
頂了人家的位置,而且在其他世界裡關係都挺好的。當然是要承擔起責任來。
現在的王霄是真不好動手,動手打破平衡的結果,就是導致秦國的混亂。
所以王霄隻能是高掛免戰牌,讓王宮外麵的人自己去鬨去。
隻要不出大事件來,一切都是無所謂。
等到親政的時候,自然而然的可以收攏一切。
以王霄多年做皇帝的經驗,帶著強橫的大秦橫掃天下完全就是輕輕鬆鬆的事情。
呂不韋成功的推動了對軍功授爵製度的打壓,不過也就此得罪了一大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