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千世界許願係統!
大秦的邸報非常受歡迎,在大秦國內,已經擴展到了關中各處郡縣。
哪怕是巴蜀之地,月餘的時間之後也能收到。
這種新穎的方式,成功的讓秦王的聲音下到了村鎮之中。
百姓們可以通過邸報得知,自己心中敬仰的大王最近在做些什麼。
祭祀,閱兵,勸農桑,接待外國使節。
秦國大王整日裡差不多就是這麼些事兒。
這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
大秦的百姓們可不知道朝堂上的故事。他們的消息都是從彆讀的邸報上得知的。
邸報上隻有大王的消息,百姓們當然也就隻認大王了。
至於兢兢業業為大秦操勞,一個月要去三次鄭國渠視察的呂不韋,則是被華麗麗的無視了。
這就是輿論宣傳的重要性了。
呂不韋一心想要在朝堂上奪權,甚至不惜通過嫪毐與趙姬攜手對王霄進行壓製。
可效果方麵,實在是說不上好。
而且王霄的邸報一出,他在中下層的聲望瞬間就被王霄全部拿走。
大秦的百姓可不是宋明時期的i民,這個時代的百姓拿起兵器披上甲胄就是銳士。每年都是要打仗或是戍邊的。
在這個全民皆兵的時代裡,得到了這些百姓們的忠誠,王霄振臂一呼,立馬就能集結大軍。
關東諸國合縱,最危險的一次都打到鹹陽城外了。當時就是整個關中的百姓們都被動員起來,拿著兵器鋤頭生生逼退了聯軍。
若是後世的蠻族入侵的時候,遇上的是這樣久經戰火考驗的軍民一體的百姓,那真的是無論來多少人,都彆想活著出去。
管你什麼滿萬不滿萬的,來多少也都給你吞了。
邸報的影響力還不止於此,甚至於各國都會想方設法的弄到邸報,然後快馬加鞭的送回本國研究。
趙王偃還想過讓趙國也辦這種邸報,可原材料方麵卻是成了絆腳石。
用竹簡的話,每期至少數百份,投入太大累也累死了。
而用布帛的話,這時代裡布帛那就是可以直接當錢來用的。趙國刀幣大都是布做的。成本太高,根本扛不住。
大家好我們公眾號每天都會發現金、點幣紅包隻要關注就可以領取年末最後一次福利請大家抓住機會公眾號
至於用紙,雖然技術含量很低。可在沒有方向沒有技術性人才的前提下,也不是年就能仿製出來的。
幾年的功夫下來,大秦的邸報居然暢行天下。
這可真的是,這時代的精神娛樂太過於匱乏了。
在很多人的眼中,王霄身為大王卻是搞這些東西,簡直就是有損體麵。
可誰都不明白的是,王霄弄這些除了掌控輿論之外,還有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潛移默化的做書同文。
在祖龍統一中原之前,列國的文字很不統一。就是一樣的文字,也有好幾種不同的寫法。
在各自的地區內自然無所謂,可一旦向外交流,立馬就得出問題。
所以說書同文,將文字統一起來是必然要做的事情。
而且這個時代的讀書人很少,又處於天下一統的大局之前。再也沒有比這更好的整合時機了。
王霄的心中,甚至都有一個念頭。越過複雜的小篆,直接上簡體字。
反正都是處在難度最小,推行阻力最小的時候。乾嘛不能一步到位,用上最簡單的。
王霄悠然自得的做著宅男,享受著輕鬆的時光。
隻是他雖然刻意低調,但是完美絕倫的顏值還是出賣了他,哪怕是王宮高大的城牆也擋不住他的魅力。
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人把主意打到了王霄的身上。
這其中最為典型的,就是楚國一係。
春秋時期,和秦國聯姻關係最好的是晉國,著名的成語秦晉之好就是說的這事兒。
不過等到三家分晉,到了戰國時代裡,和大秦聯姻最多的卻是成了楚國。
大名鼎鼎的羋月自然不用多說,一個征服了大秦和義渠的女人。
之後的華陽夫人等等,都是楚國一係。
她們在秦國經營多年,根基非常深厚。哪怕是遭到了打擊,可底蘊還在,而且還能得到楚國的支持。
畢竟關東各國的心思都差不多,都是一心學著韓國那樣,想方設法的拖著大秦,拖著他們一統天下的節奏。
吹枕邊風如果可行的話,那簡直就是最沒有本錢的好買賣。
所以華陽太後在沉寂了數年之後,逐漸恢複過來開始發力,準備用楚國美人拿下王霄。
不得不說的是,薑還是老的辣。
像是王霄這樣的英雄豪傑,遍數三十六計,唯有美人計才是真正的對他有效果。
倒不是說他堂堂王浩然正氣霄是個ls。隻是因為這麼多次的任務下來,世間豪富權勢,該有的都有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