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千世界許願係統!
王霄的這次東出,與其說是出征,不如說是出巡。
開始的時候,他的確是準備帶兵打齊國一個奇謀妙計的。
不過得知新占之地居然拉出來了數十萬兵馬之後,這個打算立刻就被放棄。
王霄開始悠悠然的出發,甚至還帶上了離秋公主姐妹。
他很清楚齊國,知道齊國上下從大王到大臣,本質上都是畏懼秦國,不敢打仗的。
現在想要出兵,實在是形勢逼迫到了這個份上,不打不行了。
簡單形容一下,那就是齊國上下和南宋趙構與秦檜的時候相似。打不過所以隻想和不想打,可金兵搜山檢海的時候被逼急眼了,也隻能是豁出去的打。
王霄敢保證,隻要秦軍這邊退兵,齊國那邊立馬就會過來繼續跪舔。
沒辦法,齊國這裡早已經是沒有了決死一戰的勇氣。
敢打仗的,早就在五國伐齊的時候死光了。
既然看穿了齊國的底細,王霄當然不再著急。
他安排北方燕地的征召兵南下,屯駐在燕齊邊境。
而三晉之地的征召兵,則是往大梁城集中。
有如此之多的兵馬圍攏在四周,齊國壓根就是不敢輕舉妄動。
說大梁城的話,或許有些不清楚。可說到千年之後這裡的名字,那就誰都知道了。
千年之後,大梁城這裡改名叫做汴梁城。
從汴梁城到水泊梁山也沒多遠,幾十萬兵馬集中在這裡,齊國壓根就不敢動。
而且,戰國時候的征召兵,或者說是動員兵,遠遠不是千年之後那些後輩們所能比擬的。
這個時代民風尚武,幾百年的戰亂下來,基本上是個男人都上過戰場,接受過相關的軍事訓練。戰鬥力很強。
如果再配上合適的組織領導能力,裝備足夠的武器甲胄,充足的後勤補給物資。那就是妥妥的正規軍。
因為這個時代,本來就是全民皆兵。
而千年之後的話,儒家大行之下民風尚讀書。書生大頭巾們,甚至連刀都提不起來。百姓們更是常年耕種,絲毫不懂打仗之事。
所以蠻族一進來,自然猶如狼入羊群,想怎麼融合就怎麼融合。
大軍一路緩行,出了函穀關在三川郡各處盤桓許久,之後入東郡至大梁城。
這一路上走了許久,到了大梁城的時候,甚至都已經開始春耕了。
王霄動員了如此之多的大軍,對於春耕自然是有著深刻的影響。
加上民夫,全國各地動員的力量足有一百多萬了。
少了這麼多的青壯,可以預見的是收成必然下降。
不止是大秦,同樣全民動員的楚國,還有已經集中四十萬大軍的齊國也是一樣。
現在的話,就是看誰的底蘊更深厚,誰能撐到最後。
打仗這種事情,說到底還是打的實力。
依靠奇謀妙計,隻能取得一時的優勢。到最後,還是會敗在實力之下。
諸葛武侯六出祁山,開始的時候都是優勢不少。可最後依舊是要敗在實力更強的司馬懿之手。
沙漠之狐多牛叉,可後來依舊是被人家用實力碾死。
說到實力,秦國明顯是超過楚國齊國的。
多年的儲備急需,六世餘烈的積攢。就是要在這個時候發揮作用。
王霄抵達大梁城的時候,心中也是感慨萬分。
他去過一千多年之後的大梁城,那座大梁城雖然極致繁華,可最終卻是湮滅在了蠻族的屠刀之下,百萬生靈為之凋零。
韓國改為潁川郡之前,也就是一百多萬人口而已。
此時此刻,王霄的心思逐漸從齊楚兩國身上移開。他開始更多的考慮那些蠻族,考慮如何解決蠻族帶來的威脅。
“大王,東郡上下前來迎接大王。”
“殺光就好。”
“啊?”李斯被嚇的渾身顫抖。
大王這是要做甚?!
“沒什麼。”王霄回過神來哈哈一笑“說錯了,本王是說都過來。”
“喏。”
李斯抹著額頭上的汗水跑了,急匆匆的把東郡上下前來迎接的人都給帶過來。
既然王霄說了是說錯了,那他肯定是相信的。哪怕不是說錯也得相信說錯。
那可是大王,一言既出伏屍百萬的那種。
王霄若是說殺光,那就真的得殺光。大秦銳士可不認得誰是誰,他們隻認大王的命令。
入城之後,王霄直接入住了之前魏王的王宮。
雖說大氣方麵比不上鹹陽城的王宮,不過這裡到是挺精致的。尤其是一些擺放的物件,能夠明顯看出來技術很高超。
“魏王倒是聽懂得享受的。”在王宮內轉悠了一會,王霄嘖嘖“東西都做的這麼精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