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千世界許願係統!
秦王政二十四年冬,天降大雪。
披著熊皮的王霄,策馬奔騰在滿是雪花的道路上。
馬蹄翻飛,踐踏白雪如泥。
上百騎的騎兵,跟著王霄在大雪之中飛奔,一路前行來到了位於鎬水岸邊的阿房宮。
“開工好幾年了,感覺沒什麼變化。”
大雪紛飛之下,占地麵積龐大的阿房宮,此時還隻是處在打地基的階段。
“陛下。”少府令蒙恬策馬上前“主要還是人手不夠,要不來年的蠻族青壯多發一些來這邊做工?”
現任的少府令的確是蒙恬,因為前任少府令蒙毅成了將軍,帶兵去了西域。
這兄弟倆,是鹹陽城內人人豔羨的存在。
王霄的看重,實在是太過於讓人羨慕了。
“算了。”王霄口是心非的說著“也不是想要急著住進去。那些蠻族,還是儘量送去礦山好了。現在各地對於金銀銅鐵的需求量太大了。”
商鞅變法,本質上是通過律法壓製秦人的人性。
百多年的習慣下來,秦人已經是隻知耕戰二字。
因為這麼做,可以最大程度上有利於貴族的壓榨。
等到王霄掌權,他就開始大規模修改取消各種壓製內容,正在意義上解放了秦人的天性。
追求財富與更好的生活,這不僅是秦人,也是全天下所有人共同的追求。
所以當通過嚴刑峻法進行的壓製被解除之後,大秦的民間以最快的速度活躍起來。
各種商貿活動之發達,讓那些老秦人都是看的目瞪口呆。
往日裡除了種地就是打仗,閒著的時候就整天偷偷摸摸的想要偷著喝酒,沒事就要打一架的老秦人,居然這麼能乾?
商業的繁榮,經濟的繁華。很自然的就會渴求更多的金屬。
金銀銅都是法定貨幣,急速膨脹的經貿需要海量的貨幣來衡量其價值。
而鐵的話,其在軍事方麵的重要性不提。民生之中,鐵製的農具,鐵鍋,鐵製的工具,乃至各種鐵器產品,基本上隻要生產出來就不愁賣不掉。
王霄免稅免賦的好處就在這裡。
各地百姓的手中開始有餘錢,也舍得花錢購買物件來改善生活。良家越來越多,市場越來越大。
所以,各地的礦山的礦監們,麵對著幾乎每天都有的催要礦石的呐喊,全都瘋了似的索要蠻族苦力。
現在一個精壯的蠻族苦力,價格已經超過了八百錢之多。
一方麵是需求量大,另外一方麵則是因為這些年的大規模捕捉,導致靠南邊的部落幾乎全部消失。想要更多的勞動力,就得去更加靠近北方的草原去尋找。
向來追求好名聲的王霄,是不會在這個時候為了建造阿房宮,而搶奪苦工份額的。
不過這種情況不會持續太長的時間,因為攤丁入畝與永不加賦之後爆發的嬰兒潮,這代人就快要成長起來了。
到時候,勞動力方麵就會得到極大的補充。
當然了,礦山這種高危的地方,還是要依靠各地的蠻族苦力來開挖。
“陛下,可要去看看?”從大將軍轉職到了少府令,蒙恬沒有絲毫的不滿,儘心儘責的做著自己的工作。
“都是些地基石頭,有什麼好看的。”
王霄抬手掃了下肩頭的雪花“而且今天大雪,沒人上工。還是算了。”
大雪紛飛的日子裡,王霄不待在王宮內看美人歌舞,反倒是在野地裡策馬奔騰,當然是有原因的。
今天是早就定好的,前來查看他自己陵寢的日子。
王霄的陵寢還是在驪山,哪怕他自己從未想過要住進去,可這項工程卻是從他稱為秦王那天開始,就在動工了。
這件事情關乎於身為天子的合法性與神聖性,所以王霄隻能削弱,不能阻止。
大雪之下的驪山,一片蒼茫。
王霄翻身下馬,頂著紛紛揚揚的雪花,走進了這座還沒有封土的地宮之中。
說是地宮也不對,因為這是一座在規劃之中極為巨大的建築。
地下很大,地麵上也是不小。
到了最後他住進去的話,就會用沙石土塊將一切都給封起來,封成一座大山。
與下雪就停工的阿房宮不一樣,主要使用蠻族苦力的驪山這裡,哪怕是下著大雪也依舊是在趕工。
“這麼冷的天,為何不給他們多穿些衣物禦寒?”
看著那些穿著破衣爛衫的苦工們,在皮鞭之下麻木的乾活。王霄對於這一點非常不能理解。
“陛下。”負責督造的少府監,急忙上前解釋“這些都是蠻奴,有衣禦寒就行了。少府經費緊張,沒錢給他們配備厚衣。”
王霄都被氣笑了“你們是不是傻。知不知道現在弄一個蠻族苦工有多難?你們當這是草原上的荒草,割草之後還能再長呢?你這裡每天凍死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