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蒙毅那邊來了信件,詢問接下來往哪邊走?”
蒙恬說的是這幾年的西進策略。
這些年大秦不斷西進,軍中將領與軍士們,都是一輪接一輪的輪換。像是滾雪球一樣不斷向前翻滾。
像是蒙毅,攻打大宛囯的時候,已經是他第二次出任西域軍團的上將軍了。
現在翻滾到了大宛囯,接下來該攻打哪兒,就需要詢問皇帝的目標。
“可以了。”
背手而立的王霄,站在河畔看著遠方的秦嶺“可以停一下了。”
蒙恬不解“陛下此言何意?”
“到了大宛囯,就可以暫時停下來了。”
漢時擴張的儘頭,就是在大宛囯。所以王霄給秦軍設置的第一階段極限,也是在大宛囯。
這是後勤支撐的極限所在,再向西的話,就超出了國力供應的界限。
不是說不能繼續往西邊打,而是再向西那就要損耗國家底蘊了。
一把鐵劍,從鹹陽城出發,一路萬裡運到大宛囯去,旅途中的花費十倍於其價值。
其他各個方麵的物資,同樣如此。
這個時代可沒有順豐給你來個航空速遞!
你得用馬車,越過無數的山川河流與沙漠,跨越萬裡的送過去。
對於軍方來說,打到天涯海角去才是他們的追求。至於國力損耗神馬的,他們可不會在乎。
也就是王霄這樣的強勢君王,才能夠壓製住他們。換做普通點的,都得開始內耗。
“以後還是會再打的,不過現在不行。”
王霄看著蒙恬“十年生聚,十年教訓。我準備用二十年的時間,完成對西域各地的開發,從而保障從糧食到馬匹牛羊,從鐵匠鋪到各種生活物資生產的完善布置。”
什麼東西都從關中往西域去運輸,那成本之大足以讓任何後勤官吏絕望。
王霄的打算就是,花費時間和精力,將這些東西都安排在靠近前線的西域一帶。簡單說就是後勤基地前移。
天山南北氣候溫和,土地肥沃。
以咱們華夏人種田的種族天賦來說,幾年的工夫就足以開墾出無數的良田出來。
彆說是供應大軍軍糧了,養活整個西域都足夠。
順便說一句,現在那麼多的兵馬,那麼多的移民都在西域那邊,再加上當地人。有很大一部分的糧食缺口,都是依靠從關中送過去的。
這種成本之昂貴,簡直就是讓人不敢去提。
至於各種工坊作坊,這種先進科技送上前線又危險什麼的。老實說王霄的擔憂並不大。
技術不是一蹴而就的,那是需要不斷的積累的。
就算是被攻破了城池,抓走了鐵匠那又怎樣。
鐵礦在哪兒挖,煤礦在哪兒挖,各種器械壞了怎麼修怎麼重造。這些可不是一群鐵匠能夠解決的問題。
而且如果連後方的城池都被攻占,那個時候誰還顧得著鐵匠呐。
現在西域各地已經有了數十萬的移民,王霄準備在二十年內再移民百萬以上。
這樣的話,等到二十年後新一代的年輕人成長起來。也積蓄起來了足夠的物資,同時道路也已經是修建到完備狀態,那就是再次發起大規模西征的時候。
蒙恬雖然是軍方出身,可他現在的職務是少府令,那自然是要以少府令的身份去考慮事情。
恐怖的後勤壓力,早已經讓少府上上下下叫苦不迭,以也知道後勤支持能力已經是到了極限。
現在聽了王霄的話,毫不猶豫的就應聲下來“臣知道了,這就去安排。”
王霄看了一會巍峨的秦嶺,之後目光又轉向了驪山“我是絕對不會住進去的!”
恨恨的吐槽一句,目光再次轉向了阿房宮的方向。
“這次,應該可以有充足的人力物力來建成了。”
秦王政二十八年秋,貴山侯蒙毅帶領退役的西域軍返回關中。
王霄同樣是出城三十裡迎接,而蒙毅也是耿直。當著所有人的麵,尤其是當著史官的麵,直接就把從西域尋找到的美人兒獻上。
這一幕,真是弄的王霄很是尷尬。
弄的就好像他是一個好色之徒似的。
還被記在了史書上,真是氣的他翻白眼。
你就不能沒人的時候悄悄送進王宮裡?
大部分的西域軍都留在了當地成家立業,他們的待遇都是非常好的,家家戶戶都可稱良家。
他們在西域開墾土地,修建工坊,砌窯燒窖,修建水渠,還要和數不清的雜胡作戰。
等他們徹底站穩腳跟,這裡就是大秦的地方了。
之後秦國開始大規模的修建從河西走廊,貫通整個西域的道路。
這兩條秦直道,分彆從天山南北貫穿而過。甚至還有不少地方直接穿越了沙漠。
修建難度之高,在這個時代絕對是第一等。
不過這些都不重要,因為王霄是一定要修的。
大規模擴張的時代暫時結束,秦國將會進入一場漫長的休息期。
等到他們再動的時候,那就將橫掃四野八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