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此時,王霄聽到的,卻是唐玄宗瘋了似的想要逼迫哥舒翰領兵出關去和安祿山決戰。
脫離堅固險要的關隘,帶著明顯不如敵軍的力量去外麵決戰。
不是腦子壞了,就是想要弄死守軍。
唐玄宗腦子沒壞,他就是想要弄死哥舒翰。
至於原因,則是因為大權在握的哥舒翰,有意揮兵來長安誅殺楊國忠。
因為安祿山起兵的名義是清君側,殺奸相楊國忠。哥舒翰就想著誅殺楊國忠,安祿山的進兵就沒了借口,這是漢挫敗七國的計策。
當年漢景帝七國之亂的時候,用的名義是殺晁錯。然後晁錯就被腰斬解決這個借口。
消息傳來,唐玄宗當然是怒火滔天了。
楊國忠能夠權傾天下,那是因為他是唐玄宗推出來背黑鍋,外加打壓太子一係的。
簡單來說就是,安祿山是唐玄宗培養的槍杆子,楊國忠就是唐玄宗培養的筆杆子。
在唐玄宗看來,哥舒翰帶兵回長安清君側,要是順手把他也給清了怎麼辦?
哥舒翰可是太子的人,對於唐玄宗來說那就是仇敵。
王霄蹲在大殿上,透過揭開的空隙看著下邊的君臣兩人商議應對辦法。
“陛下。”
楊國忠上前行禮“此時當務之急,乃是招募新兵用以應對。右金吾將軍杜乾運素有才乾,可命其招募兵馬屯兵灞上以做應對。”
他也不傻,知道現在兵權比什麼都重要,急匆匆的推出了自己的心腹杜乾運,想要先抓住兵權再說。
楊國忠的心思,唐玄宗自然是清楚的很。
他沉吟片刻“那就先行招募三千精兵。”
老實說,唐玄宗不想分出哪怕一絲的兵權出去。
隻要是當皇帝的,最看重的肯定就是兵權。
可轉念一想,現在自己最大的槍杆子安祿山叛亂,身邊居然全都是太子的兵馬。這個時候也是沒辦法了。
“待三千精銳訓練完成,可再行招募一萬精銳,日夜訓練。”
唐玄宗最終做出了決斷,寧願給楊國忠兵權,也絕對不讓自己陷入危險之中。
他們頭頂上的王霄,聽了這番話之後微微歎息。
“打遍天下無敵手的大唐府兵,算是徹底完蛋了。”
大唐用的是均田製,按照人口來分配,可以極大的提升國力。
畢竟分給自己的田肯定會用心照顧,而且有了足夠的收入就可以學文習武,購買良馬甲胄什麼的。
以這些自耕農與小地主為主的良家子,就是大唐府兵的主要來源。
這些良家子們,大都從小習武。並且家中富裕,可以自配馬匹武器甲胄。
到了軍中之後嚴加訓練,那就成了橫行天下的大唐鐵騎。
有唐一朝,大戰小戰數不勝數,大唐幾乎都是以少敵多。
就像是幾萬安西軍,就能打的西域抱頭鼠竄。
其戰鬥力強大的根源,就在於兵員素質出色,武器裝備更是冠絕天下。
隻要有良好的指揮與後勤保障,打以少勝多的勝仗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隻是,和任何一個封建王朝一樣。
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口必然大幅度的增加,同時土地兼並也是無可避免的出現。
這種情況下,均田製自然也就執行不下去了。
因為沒有足夠的田地可以去分。
大唐不停的向著四麵八方用兵,很大程度上就是為了緩解對田地的需求。
而均田製瓦解,府兵製也隨之崩潰。
沒有了這些出色但兵員,唐軍戰鬥力也是急速下降。
到了後來,隻能是依靠募兵來維持戰鬥力。
募兵就是花錢買命,所有的開銷都要朝廷報銷,自然不可能維持龐大的規模。
春秋戰國時期,動輒十數萬,數十萬,乃至上百萬規模的大戰。到了後麵朝代越來越少,最主要的原因就在於,募兵製的時代裡,沒辦法養活這麼多的職業士兵。
聽著下邊的君臣兩個,又開始商議著如何敲打太子,讓他老實點的老調重彈。
王霄搖搖頭,填上大殿頂的窟窿,轉身像是夜梟一般無聲無息的離去。
按照以往幾個月的習慣,王霄再次來到了楊貴妃的地方。
這次與以往沒人,或者身邊跟著一大群人不同。楊貴妃居然是獨自一人坐在了湖畔涼亭裡喝酒。
王霄挑了挑眉梢,毫不猶豫的邁步走了過去。
肥環看了他一眼,側身端著酒杯看向波光粼粼的人工湖。
王霄也是不客氣的拿起酒壺給自己倒酒“貴妃娘娘找我有事?”
這種明顯邀約的場景,王霄當然是要赴會。
肥環沒直接說事情,而是好奇的詢問“你在宮中都是做些什麼?”
王霄微微一笑“我是一個詩人,當然是看書了。”